
左起:「斷路器」(Circuit Breaker)期間,許多公共場合,如商場、超市所採用的SafeEntry防控系統,以及新加坡政府科技局(GovTech)4月初推出的手機應用「TraceTogether」。(紅螞蟻製圖)
作者 祥子
新加坡近日出現一個熱詞:「合力追蹤」。
這不是什麼電視偵探連續劇系列的片名,而是一個手機應用。
新加坡政府科技局(GovTech)一個月前推出手機應用「TraceTogether」(中文稱「合力追蹤」很貼切),作用在於提高政府對抗疫情的效率,讓當局能夠更科技地追查冠病確診患者過去兩個星期的「接觸史」,更精準地找出病患到過什麼地方,跟什麼認識或是周圍不認識的人接觸過。

由政府科技局(GovTech)推出的手機應用「TraceTogether」(合力追蹤)。(海峽時報)
病患的行蹤追查不只是一個艱巨任務,甚至是不可能的任務。
在一般情況下,人們不可能準確無誤地記住近日去過的所有地方,除非是出席什麼宴會、飯局、宗教集會和看過什麼演出等等社交活動,這些也能從手機上的日程記載中追查,其他的行蹤就只能憑印象了。
當局動用不小的人力,追蹤到的資料難免還有遺漏,協助追蹤的手機應用於是應運而生。 「合力追蹤」面世之後,得到的反應欠佳。

「合力追蹤」手機應用可以追查冠病確診患者過去兩個星期的「接觸史」,更精準地找出病患到過什麼地方,跟什麼認識或是周圍不認識的人接觸過。(聯合早報)
一些人抗拒的堂皇理由是,不放心把個人行蹤資料通過手機應用輸送到政府的雲端資料庫。
他們的擔心有一點道理,但他們平時卻可以放心地把個人資料、所在地點等信息發給諸如谷歌和各不同的公司機構(而這些個人信息經常在消費者不知情下被當作商業信息轉賣出去),卻不願意把信息輸送給政府對抗冠病疫情,這種矛盾,也許說明一些人的抗拒心理只是一種條件反射。
智慧型手機用戶即使下載了「合力追蹤」的手機應用,還得啟用藍牙功能,也就多耗手機流量,一般智慧型手機用戶沒有隨時啟用藍牙的習慣。因此,許多人下載了「合力追蹤」,也只是聊備一格而已。
確保出入平安的SafeEntry
「斷路器」期間,許多公共場合,如商場、超市紛紛採用SafeEntry的防控系統,人們進出這些地方掃描一下身份證或駕駛執照,留下了個人的資料和行蹤報告,卻不見有人加以抗拒。

本地許多公共場合,如商場和超市都已經採用SafeEntry的訪客登記系統來防疫。(聯合早報)
若有「鐵齒」的人不願意遵守江湖規矩,就不得其門而入,這一點妥協不得。所以,現在人們出外,最好是有身份證防身。
現在我們都在盼望6月1日的到來,但這一天將迎來的不可能是全面的復工。當客工宿舍的疫情沒有消退,每天還有數百人被確診的時候,我們不能裝作一切平安無事。
斷路器期間未到兩個月,企業界、小老百姓已元氣大傷,再繼續「斷路」下去,真的要斷掉許多老闆、工人的生路。國家發展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黃循財周五在記者會上已清楚表明,推廣追蹤和防控功能的使用,新加坡才能更放心的逐步開放經濟上的封鎖。

衛生部和智慧國及數碼政府署上星期六(5月9日)發布的聯合文告指出,至今有超過1萬6000個場所已經在使用SafeEntry訪客登記系統。(聯合早報)
何時全面復工,市面上何時恢復活力?這是大家心頭的疑問。
可以確定的一點是,企業界、民間各階層別無選擇,必須成為政府的夥伴,與病毒作戰,我們才能更有信心的全面復工。
現在最怕是客工群體的第一波冠病疫情未息,第二波疫情又起。新加坡以「智慧國」自詡,就必須善用智慧,發揮科技的優勢,加強我們的抗疫能力。
SafeEntry也是GovTech的智慧心血,卻不見有中文版名稱,就叫「出入平安」防控系統如何?它輔助「合力追蹤」的功能,兩者都是對付病毒的神劍利器,倚天屠龍雙劍合璧,可以提高新加坡人的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