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在新加坡的N個「卑微」瞬間,你中了嗎

2020年05月27日   •   13萬次閱讀

新加坡

一個外國人占總人口數40%的國家

為了生計,為了求學……

每年有不計其數的外國人

坐上離鄉的列車

來到這個包容而又苛刻的城市

身在異鄉為異客

漂泊在新加坡的你是不是

也會經常有一種異鄉人之感

在這個繁華的大都市

外國人似乎總是能感覺到

自己並不屬於這裡

與本地人的種種待遇差別

也造就了

外國人在新加坡的N個

「卑微」瞬間

01 工作「卑微」

很多外國人來到新加坡,面對的第一個考驗就是找工作,然而正是在這一點上,讓外國人感受了一把什麼叫做在線卑微。

近十年來,新加坡的外勞政策不斷收緊,政府幾乎每年都在變著法兒地提高工作準證的申請門檻,在新加坡求職和工作的外國人的境地越來越尷尬……

2020開年,新加坡人力部長楊莉明就表示,新加坡人力部將更新「公平考量框架」,釋放出外勞政策不會有絲毫放寬的信號。

「公平考量框架(Fair Consideration Framework)」,是新加坡政府於2014年9月推出的政策,目的是遏制僱主在招聘時對新加坡人的歧視,同時給予那些給新加坡人公平機會的僱主更多支持。框架要求,在新加坡為外籍員工申請就業准證的僱主,除非得到當局豁免,否則都須在新加坡全國職位庫刊登14天的廣告,以吸引本地求職者。

圖片來源:THE ASEAN POST

有了框架後,外來人才流入新加坡的速度確實也呈現出放緩趨勢。之後的幾年裡,新加坡的外勞政策仍是逐年縮緊的狀態,具體措施包括提高工資標準、降低准證配額及提高准證申請費用等等一系列舉措。

那麼,所謂「公平考量框架(Fair Consideration Framework)」,對外國人而言是公平的嗎?

如果說十個手指尚有長短,政府在就業方面偏向於本地人其實也無可厚非,但拋開公平與否暫且不談,外國人在新加坡工作的「卑微」還體現在其他方面:

WP客工比例縮減;SP准證申請薪水門檻提高;EP申請和更新莫名其妙被拒……

新加坡的種種政策也使得更多想僱傭本地人的僱主望而卻步:

人頭稅越來越高,配額越來越少:僱傭一個外國文員,申請SP准證,薪水最低2400新,加上人頭稅330新,加上保險和其他費用,總共快3000新,而且還得有4個本地員工的配額,才能請一個外國人。

僱傭外國人的周期太長:準備材料1周,崗位掛在招聘網站上兩周,申請准證一般要2-3周,最低短也要一個月才能順利上崗。

……

工作中的這些「卑微「」瞬間,你體驗過嗎?

02 求學「卑微」

如果說外國人來新加坡打工「卑微」情有可原,畢竟本地人要得到政府更多照顧也是理所應當,那外國人來新加坡上學總該沒什麼可「卑微」的吧?畢竟教育可是不分國界的!

年輕人,你把事情想得太簡單!

在中國,想申請個新加坡的公立大學讀研究生,211/985本科學歷是剛需,最起碼也得是個一本,良好的英語成績和在校經歷都是加分項;如果是來新加坡讀本科,也得有優異的高考成績和英語成績。而本地人在入學方面的資質審核則沒有這麼多限制。

而且,新加坡高校向外國學生生收取的學費也不是吃素的!來看看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本科的學費:

新加坡國立大學2018-2019學年學費(部分)

南洋理工大學2018-2019學年學費(部分)

同樣是讀本科,外國人不但要面對這比本地人更嚴格的申請審核,還要負擔比本地人高出2-3倍的學費,真的是「在線卑微」了。

外國人求學「卑微」的問題不僅是體現在本科生/研究生身上,從幼兒園到高中,這樣的「卑微」一直圍繞在外國人身邊,揮之不去。

EP/SP持有者如果月薪超過6000新,孩子才可以持家屬准證入讀新加坡幼兒園及政府中小學;月薪低於6000新幣,一般不能幫孩子申請DP,孩子要過來讀書,只能申請學生准證。

讀幼兒園,申請學生證成功的可能性非常低;讀政府中小學,孩子可以申請旅遊簽過來新加坡參加AEIS考試,通過之後,進入政府學校,申請到學生准證的可能性比較大,可以持學生准證在這邊讀書。

WP持有者則沒有那麼幸運,孩子想來新加坡讀書,申請學生證成功的可能性非常低。

成功讓孩子入學之後,還要支付高昂的學費

同樣的情況,新加坡公民只需要為孩子支付不到10新的學費

公民的孩子上學,小學不要錢,中學和大學預科的學費每月不到10新,這是上百倍的差距!更何況,在入學資格方面,公民的孩子永遠都是會被優先考慮的!

這樣的差別,叫外國人怎能不「卑微」?

03 買房「卑微」

有的外國人,在新加坡辛辛苦苦打拚十幾年,想在這裡落地生根,有一個自己的家,於是考慮在新加坡買房,可是外國人的身份也讓他們體驗到了買房「卑微」。

在新加坡,可購買的房產類型有三種:政府組屋、私人公寓和有地住宅。一般來說,外國人不允許購買政府組屋和有地住宅,能購買的房產類型只剩下了私人公寓。

再說稅收,新加坡買房是要收稅的,稅率根據購買人身份有所不同:

根據《新加坡買房稅務條例2018》中的數據,外國人只能購買公寓,且首次購買需要繳納15%的稅

此外,所有買家,無論國籍與身份,在新加坡買房的時候都需要支付買家印花稅(BSD)。根據新加坡國內稅務局(IRAS)規定,自2018年2月20日之後買房,需支付:

而且,自2018年7月6日以後,外國人購買任何住宅單位,都需要支付20%的額外買家印花稅

舉個例子,一套100萬新幣的房子,如果是外國人首次購買,則需要支付:

1,000,000(房款)+150,000(稅款)+24,600(買家印花稅)+200,000(額外買家印花稅)=1,374,600新幣

如果是新加坡公民首次購買,則只需要支付:

1,000,000(房款)+24,600(買家印花稅)= 1,024,600新幣

同樣的一套100萬新幣的房子,外國人購買與本地人購買差價可達35萬新幣。

最後說說買房的貸款,外國人在新加坡只能向銀行申請貸款。若是購置第一套房產,銀行的貸款額度可能高達75%,第二套的房產,則可能是45%。新加坡本地人的貸款額度則可以高達90%。

外國人在新加坡買房是真的太「卑微」了。

04 醫療「卑微」

很多漂泊在新加坡的朋友相信都會有這樣一個感受:在新加坡,我們不敢生病!

很多不了解情況的人看到的消息很可能是這樣的:新加坡醫療設備先進,醫療水平世界排名第三。

而我們這些身在其中的外國人卻只有一個感受:貴!

感冒咳嗽去看個醫生,200新幣沒了;做個闌尾炎手術,1000新幣沒了;做個剖腹產手術,8萬新幣沒了……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不信再來看看新加坡醫院的住院費:

普通病房費用,圖片來源:黃廷方醫院官網

加護病房費用,圖片來源:黃廷方醫院官網

同樣條件下,外國人的住院費用也比本地人要貴上幾倍

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都有CPF帳戶,看病可以用Medisave,也就是醫療保險報銷。如果用健保戶頭裡的錢買一份住院保險,自己再買一份人壽保險,這樣就可以把住院費中剩下的那一部分也省下了,基本上可以做到100%的全部報銷。

而外國人沒有Medisave,需要通過用人單位或個人直接從保險公司購買醫療保險,這部分保險可以報銷一部分的看病費用,但住院報銷額度非常低。總而言之,如果不幸患上了比較嚴重的疾病,可能還是要買機票回國,不然這裡的診療費和住院費可能不止是讓你「在線卑微」,還會讓你「傾家蕩產」。

……

除了以上列舉的種種情況,新加坡的外國人往往有著更多的「卑微」瞬間。

新加坡自2020開年疫情爆發以來,狂撒四輪財政補貼對抗疫情,這些財政補貼里,發給本地人的補貼是一輪又一輪,相對之下,發給外國人的補貼就少得可憐了。

在新加坡的外國人,背井離鄉,遠離親人,與本地人一起建設著這個美麗的城市,卻遭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與歧視。

在新加坡漂泊的日子裡,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心酸或是「卑微」瞬間?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最後,不管你是因為什麼原因來到新加坡,願你的付出終能得償所願。

-END-

555

真實記錄,我在新加坡受鞭刑的全過程!要向執行官說「謝謝」
2025年05月15日   •   6萬次閱讀
她只是去上課,卻永遠沒能回家!
2025年05月09日   •   5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做了刮宮小手術,花了37000!」
2025年05月13日   •   4萬次閱讀
比爾蓋茨來新加坡也要吃食閣,排隊拼桌吃榴槤,超接地氣
2025年05月09日   •   1萬次閱讀
讓孩子在新加坡成百萬富翁!每月CPF存400新幣,在他們65歲時有100萬!
2025年05月14日   •   1萬次閱讀
「你孩子沒記作業關我什麼事?」新加坡老師一番話炸翻家長群!
2025年05月10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打工人勿躺平!超全巴士攻略,一鍵直達馬來西亞嗨玩周末
2025年05月12日   •   1萬次閱讀
「川普朋友圈唯一受邀者」 ,周受資攜妻子亮相Met Gala 紅毯再成焦點
2025年05月0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熱到爆!有沒有不花錢又能涼快下的?
2025年05月14日   •   1萬次閱讀
世界首富 比爾蓋茨也打算來新加坡定居,設立家辦了
2025年05月10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公婆奇葩育兒方式,讓我第一次有了離婚的念頭……」
2025年05月11日   •   9747次閱讀
比爾・蓋茨為何青睞新加坡?
2025年05月13日   •   9747次閱讀
比爾·蓋茨盛讚:新加坡確實令人讚嘆,迫不及待想再來
2025年05月15日   •   9405次閱讀
兩人的一滴滴鮮血,都……
2025年05月15日   •   7011次閱讀
比爾蓋茨在新加坡找房!臉書聯合創始人也入籍新加坡,還有他們...
2025年05月10日   •   6498次閱讀
曾是青少年的運動鞋天堂 女皇道購物中心會不會也走入歷史?
2025年05月13日   •   6327次閱讀
新加坡自雇EP為什麼建議至少6000新幣的月薪
2025年05月09日   •   6156次閱讀
股神巴菲特的15個投資建議,在新加坡必看
2025年05月09日   •   5472次閱讀
亞洲四小龍新加坡
2025年05月15日   •   5472次閱讀
功成身退,薪火相傳:新加坡政治元老王瑞傑、張志賢同時隱退!盤點其對國家發展的奠基性貢獻
2025年05月09日   •   4959次閱讀
權力魔方轉動!黃循財新內閣暗藏三大玄機:雙副相制、65後全面接班、新生代閃電入閣!
2025年05月14日   •   3420次閱讀
驚!年輕家庭拒內卷炫富,借「新加坡身份」開啟理想生活新實驗!
2025年05月10日   •   3249次閱讀
在新加坡打到「神仙車」!綠植裝飾配免費零食,乘客直呼:情緒價值拉滿了
2025年05月10日   •   3249次閱讀
當 「孤獨死」 敲響警鐘:新加坡 PR 政策釋放暖意,國際生及工作者迎來身份規劃新機遇
2025年05月14日   •   3249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