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在國會的預算講話中,副總理亨瑞·濟特談到了增強本地和外國勞動力的互補性以及加快產業轉型的重要性。
他宣布對旨在支持本地公司和工人的許多現有措施進行擴展和更新。
一些新加坡人一直對該國對外國勞工的依賴感到擔憂。
他說,與此同時,商業和貿易協會表示,他們發現很難雇用當地人,並要求不要進一步收緊外勞配額。
「前進的道路既不是很少或沒有外國工人,也不是大量流入。我們必須接受這個小島所能容納的一切。」

(圖片來源網絡)
亨恩宣布,他將在2013年預算中宣布並隨後在2015年預算和2018年預算中延長工資補貼計劃(WCS)的一年。
根據WCS,政府幫助僱主共同出資給新加坡雇員的一定比例的工資增長。
亨宣布,為期一年的共同供資水平將達到15%。
他還宣布,支持外國到本地技能轉移的能力轉移計劃(CTP)將延長至2024年9月底。
亨格說,這是必要的,因為在某些領域,新加坡人可能「缺乏技能」,因此,政府「歡迎具有適當專長的僑民來補充新加坡人,並幫助我們建立能力」。
他說:「這將使我們在本地市場上充滿活力,更好地為國際和區域市場服務,並增強新加坡對全球投資者的吸引力。」
Heng指出,截至2020年底,已有140多家公司和970多個當地人從40個項目中受益或有望從中受益。

(圖片來源網絡)
最終,亨恩宣布,製造業的次級依賴比率上限(sub-DRC)或公司可雇用的S Pass持有人的比例將分兩步降低,一次在2022年,一次在2023年。
亨恩在2020年預算中曾表示,「鑒於經濟不確定性」,那時不應降低製造業的S Pass次級DRC,但補充說,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予以收緊。
從2022年1月1日起,用於製造的次DRC將降低至18%,這使公司有一年的時間來適應這一變化。
從2023年1月1日起,該稅率將削減至15%。
「要實現我們成為全球先進位造業樞紐的願景,公司必須優先考慮在其員工隊伍中發展強大,高技能的本地核心人才。
我們不能沒有外國工人,特別是那些具有高技能的外國工人,但我們應該進一步減輕對他們的依賴,以便集中精力為當地人創造好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