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
從一家在組屋樓下的小店,到成為備受追捧的時尚「手信」,對在食品糕點行業打拚了30多年的鄭德榮而言,「老成昌」既是一個少年的奮鬥情懷,也是一個新加坡品牌的精彩蝶變。

『老成昌』創辦人鄭德榮
子承父業 銳意改革
老字號「老成昌」首創的新加坡味道的特色餅乾成了新晉網紅,就連許多本地人也買回家和家人朋友們分享。都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食品糕點行業打拚了30多年的鄭德榮,最想做和最讓他自豪的就是更多人把他獨創的「新加坡味道」帶回家。

『老成昌』的前身「成昌西菓店」
1965年,新加坡獨立那年,鄭德榮的父親開了一間「成昌西菓店」,專門賣傳統手工糕點。鄭德榮的童年記憶都濃縮在那間小小的「成昌西菓店」里。
「我從小就不愛讀書,就喜歡跟著父親在店裡幫忙,覺得很好玩。特別是過年過節的時候,一些馬來西亞的員工們回家過年,店裡說缺人手,我就跟父親一起幫忙製作年糕、餅乾、麵包等,覺得自己很厲害,特別開心。」 或許是小時候的經歷和記憶影響了鄭德榮,他對製作糕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看著他對生意感興趣,父親也很欣慰,總算有孩子願意接手生意了。

1995年,鄭德榮正式接手父親的30年傳統糕點老字號,開始了他的創業旅途。
逆風翻盤 不忘初心
都說「萬事開頭難」,年輕氣盛的鄭德榮覺得父親做了30多年的糕餅店雖然生意還不錯,不過卻非常「土」,門面老舊,製作流程都是最傳統的手工,一點都沒有現代的時尚氣息。鄭德榮希望能夠將「成昌西菓店」改頭換面,於是接手之後,就大刀闊斧地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創新。

有時候,命運總是愛跟我們開玩笑。滿腔宏圖大志、熱血沸騰的鄭德榮正要大展身手時,卻遭遇了他生命中不可承受的滑鐵盧。由於經驗不足,以及商業上的各種原因,鄭德榮接手父親的糕餅店後,不到一年,資金鍊斷了,不得不關掉蛋糕店,還欠下幾十萬的外債。
專攻糕點
年輕就是資本,鄭德榮並沒有因此一蹶不振,他心裡暗自下了決心:總有一天,他要重新把父親的糕餅店再開起來。為了謀生,他只好去別的餐廳當糕點師傅,一邊工作一邊刻苦鑽研技能。

為了提高手藝,他抓住機會去法國學習傳統法式烘焙,博採眾長,不斷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在西點行業創出了一番天地:1996年,他在新加坡舉辦的「世界盃甜點大賽」中獲得金牌。1997年代表新加坡參加全球比賽,獲得第六名,2001年,他在「世界名廚峰會」尚摘下年度糕點師傅大獎。

1998年,鄭德榮創立了自己的品牌Barker’s lnn, 專做西點蛋糕。2004年,該店更名為Bakerzin 貝可津,在中國、美國、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全球有50多間分店,發展成為家喻戶曉的糕點品牌。
回歸傳統 重新出發
「西式糕點是我所擅長的,但人到了某個年齡,就會想到小時候,回歸到傳統文化。每次看到父親,我就想起父親曾用心經營了30多年的老字號,我想重新打響父親一輩子辛苦建立起來的老字號,讓更多人知道和喜歡老成昌的糕點。」

說干就干,2015年,鄭德榮重新註冊成立 「老成昌」 糕餅店,售賣具有古早味的蛋糕、節慶糕點、曲奇餅。鄭德榮將傳統糕點製作手法與西式甜點的烘焙相結合,研發出獨具新加坡風味的肉骨茶、肉乾、麥片蝦、叻沙、沙爹、花茶等十多種特色口味的曲奇餅,以及口味特別的鳳梨酥。

2018年,鄭德榮在中國上海設立食品工廠,希望能把地道的 「新加坡味道」 帶給更多的人。讓我們期待「老成昌」在未來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內容截取自《鴻運有約 品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