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獅城看中國40年巨變」系列講座之學者專場在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順利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文化中心、通商中國、中行新加坡分行共同舉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李明江、新加坡江蘇會會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兼任副教授周兆呈、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出席講座並發言。

李明江以「中國改革開放外交40年:成就與挑戰」為演講主題,回顧了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外交演變的軌跡。他指出,中國建國後提出了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策略,進入80年代,外交以務實為主要特點。在整個80年代90年代,中國外交表現出融入世界的趨勢,直至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融合取得了顯著成果。「十八大」之後,中國的外交政策發生了新一輪的比較明顯的變化,即以民族偉大復興為主導,爭取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把中國變成一個具有權力性、引領性,甚至領導性的一個大國。

周兆呈指出,中新兩國在改革開放40年里建立起非常特殊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的聯繫。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成為了中國官員進修與提升的平台,從制度、社會治理、經濟、公共管理、教育、金融等各個層面提供培訓,充分體現了中國對於新加坡整個管理體制的興趣和信心。在經濟方面,中新設立了蘇州工業園、天津生態城、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在文化方面,周兆呈認為,中國改革開放的40年,也是新加坡建國跟發展以及形塑自身華人性格的40年。新加坡華人社群經過多年的演變,已經融合了獨特的新加坡價值觀、社會風氣以及形成了跟其他種族交流的默契。

顧清揚則表示中國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成就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作為改革開放的親歷者,他感受到了這一進程給中國經濟和社會方方面面帶來的巨大變化。顧清揚指出,在改革開放的歷程中,新加坡的模式對中國有一定的影響,很多經濟建設和管理的經驗都為中國所借鑑。但中國對於新加坡的模式並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在了解新加坡乃至全球發展的原理後,舉一反三,並根據中國的不同地域特徵進行本地化的改造,找出最適合中國的解決方案。顧清揚認為,在未來新加坡如果跟中國繼續緊密合作,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將對新加坡的經濟起到極大的帶動作用。

在圓桌討論環節,三位嘉賓也就中國與新加坡與時俱進這一主題發表了各自觀點,並對現場觀眾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講座的最後,通商中國陳雅麗總監、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馬紅英主任代表主辦方向三位主講嘉賓頒發感謝狀。


中資企業、新加坡企業、本地會館、社團機構、商界學界的200多名代表出席了本次講座。


「獅城看中國40年巨變」系列講座共分為三場,分別由中新兩地政商界人士、學者和文化界人士從不同角度和維度深入探討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取得的成績,剖析改革開放對於中國乃至世界的意義。深入思考中新兩國各領域交流合作的新形勢、新特點。繼續傳承友誼與合作,為兩國更加深入的合作、為兩國人民更加密切的往來、為兩國關係更加美好的前景努力。
2019年1月,「獅城看中國40年巨變」系列講座活動將舉辦第三場,邀請中新兩國文藝界人士暢談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新文化交流與發展。
中國文化中心歡迎您
中國文化中心開放時間
China Cultural Centre Operation Hours:
周二~周日 TUE-SUN
11:00-17:30
公共假期除外 Except Public Holiday
中心圖書館開放時間
Library Operation Hours
周二~周五 TUE-FRI
14:00-17:30
周六~周日 SAT-SUN
11:00-12:30 13:30-17:30
公共假期除外 Except Public Holiday
聯繫方式 Contact
地址Address:
China Cultural Centre, 217 Queen Street, Singapore, 188548
電郵 Email:
電話 Tel:
63511858 ext 8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