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日訊)家長申訴,幼兒園未通知有學生感染手足口症,導致女兒未預防而嚴重感染病毒,不僅發生心跳驟停,右腦也出現中風症狀。幼兒園稱:兩起病例發生的時間點相近,校方無意向家長隱瞞。
這名女童就讀黃埔一帶的Kids Little Campus幼兒園,她的母親卡迪爾上本周一在面子書貼文表示,女兒患上了皰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已住院觀察。
豈料,女童病情越來越嚴重,必須轉移到加護病房治療,使用體外膜式氧合器維持心肺的部分功能。
卡迪爾說,據她所知,病毒已攻入女兒的心臟和肺部,當時也發現女兒經常會看右側而不會轉動,情況異常。
為了查出原因,醫生為女童進行了電腦斷層掃描和磁共振成像掃描,才確定右腦出現中風跡象。
女童的阿姨也在面子書分享,起初只是發現她的嘴巴內側出現皰疹,後來就高燒不退,出現心跳驟停的情況。
「她差點丟了性命,醫生為她進行了心肺復甦急救,後來在加護病房時,手心也出現斑點。」
她說,當時與女童在幼兒園同班的學生患上手足口症,教師卻沒有在第一時間通知其他家長,導致疏於防範。
「對此事件,我已經通報了幼兒培育署。所幸我的外甥女也在康復中,已經出院。」
《新明日報》已針對這起事故聯繫幼兒培育署。

女童一度入住加護病房。(取自面子書)
幼兒園:無意隱瞞家長
幼兒園表示,在女童患病以前,學校確實有收到一起手足口症的病例,但按照時間順序,兩起病例發生的時間點相近,校方無意向家長隱瞞手足口症病例。
幼兒園校長答覆《新明日報》詢問時表示,女童最後一次上學時,學校並沒有接獲任何手足口症報告,因此也沒有任何案例可以告知女童家長。
女童住院期間,學校的教師和管理人員都到醫院探視病情,過後也一直通過Whatsapp與女童家長溝通,了解女童病情的進展。
校長說,校方從面子書帖文中得知,校方在與女童一家溝通時,可能在一些無心的言論上冒犯了他們。為此,校方感到非常抱歉。校方表示無意在這麼緊張的時期讓女童一家感到不愉快。
她說,校方已經聯繫女童母親,並毫無保留地為任何言論上的冒犯,向他們致歉。
醫生:難辨誰傳給誰
傳染病專科顧問醫生梁浩楠受訪時表示,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症是由同一種病毒所導致,然而因為孩童身體對該病毒的反應不同,所呈現的病症也會有所差異,因此很難定論是誰傳染給誰。
他表示,手足口症的臨床表現為手、腳或者口中都有可能出現紅疹,而皰疹性咽峽炎的紅疹只出現在口中。
孩子自身的抵抗力和體質都有所不同,因此對病毒產生不一樣的反應,有的發展為皰疹性咽峽炎,有的則得到手足口症。
該病毒在女童身上反應激烈,相信是女童自身抵抗力低下或者體質較差,也可能是由於所感染的病毒較為頑強。
針對女童右腦出現中風症狀,梁浩楠醫生相信女童體內應該存有腸道病毒(Enterovirus),因為孩童40%的腦膜炎是由該病毒導致。他說,手足口症及皰疹性咽峽炎同樣帶有腸道病毒,若一個小孩患手足口症,他體內的腦膜細胞也會有所反應,只是沒有那麼激烈。
由於女童與另一同學的確診時間只相隔一天,他表示很難下定論是由誰傳染給誰,因為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症都有相互傳染的可能,只是孩童身體的反應不同罷了。
2童患病時間點
幼兒園列出時間點,澄清沒有刻意隱瞞手足口症病例報告。
第天 8月17日 女童和同學兩人身體並無異常,照常一起在學校上課。這一天,學校並沒有接獲任何手足口症病例通知。
第天 8月18日* 同學身體不適,被父母帶去看醫生。
第天 8月19日* 同學的父母向學校報告孩子被確診患上手足口症,需要要請病假。這是學校首起手足口症病例。
第天 8月20日 女童因身體不適沒上學,後來被確診患上了手足口症,這是學校接獲的第二起病例。
註:*標記為周末
新聞來自:《新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