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熙熙攘攘的
新加坡萊福士地鐵站門口
一位身穿畢業袍的女學生
「舉牌求職」
引起了眾人側目

她手上捧著一個紙板
上面歪歪扭扭寫著
「Job Wanted」
(需要工作)
頭低著,頭髮遮住了半張臉
表情非常委屈
真是弱小,可憐,又無助

掐指一算最近剛好是
新加坡的畢業季
過去不久

今年畢業生運氣不好
趕上了中美貿易戰
全球經濟受到影響
新加坡更是受到衝擊
1
亞洲企業信心低
根據湯森路透/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調查了亞太區11個國家/地區的95家企業,亞洲企業信心第二季跌至2008-09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點,因中美貿易戰打亂全球供應鏈,且毫無短期內趨緩的跡象。

2
新加坡GDP放緩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報告,新加坡經濟GDP第一季僅僅增長了1.2%,第二季有可能比第一季還要低。全球製造業、貿易和投資活動放慢,新加坡今年的經濟增長預計會比之前預測的來得疲軟。

3
經濟衰退
英格蘭及威爾斯特許會計師協會認為,如果外部條件進一步惡化,新加坡2019年恐陷入經濟衰退。

新加坡人力部最近發布的
第一季勞動市場報告
勞工需求連續七個季度增加後放緩
也就是市場上的空缺職位變少了
整體市場低靡影響了公司招聘
很多公司都停止招人或者謹慎招人
例如3月的職位空缺為5萬7100個
低於去年12月的6萬2300個

在就業寒潮中
沒有工作經驗的大學畢業生
並不受企業的歡迎
可以說是」首當其衝「

根據新聞報道
一位25歲剛從NTU畢業的男生
學的是化學工程
但是從3月份至今
他都沒有找到工作
大家以為他很挑剔嗎?
其實並沒有
他畢業後已經寄出超過50封簡歷
但是只有7家公司回復
在他面試了之後也沒有下文

另一名沒找到工作的NUS學生(早報)
椰子看到這個新聞
還是滿震驚的
畢竟是NTU南洋理工大學畢業的
要知道,最近NTU剛剛和NUS
一起喜提亞洲大學第一名
作為亞洲第一學府的畢業生
竟然都找不到工作?!

令人吃驚的程度不亞於
中國網友聽說清華畢業生
找不到工作一樣

另一位新加坡管理大學SMU的畢業生
學金融的他好不容易
面試了一份分析師工作時
本來申請時候選的是永久性職位
但是面試後,對方卻問他是否能
接受一年合約的臨時工作
那他到底最後有沒有
接受去當」臨時工「呢?
咱不知道,也不敢問……

臨時崗位增多
新加坡人力部2018年勞動市場報告
就說了市面上永久性職位比例
從2017年的90.1%下滑
到去年的89.4%
相應的」臨時工「合同職位
則從6.4%上升到7.2%
而且大部分都只是一年性質合同

」臨時工「雖說工資也差不了多少
但是,最麻煩的就是一年或兩年後
又要面臨換工作的情況
而且既然是合同工
基本上說明沒什麼
晉升的可能性

但是面對這些抱怨
只有」臨時工offer「的大學畢業生
人力資本專家出來說話了:
「雖然說工作還是有的,但可能不是畢業生想要的工作,比如服務業。畢業生找工必須實際,薪水要求可以更靈活性,並以累積經驗為首要。有了經驗之後,再找工作就會有優勢。」
簡單說,就是讓大家現實點
本身沒有經驗就是弱勢
合同工也能積累經驗嘛
有了經驗再找工作就比較容易咯

新加坡的大學生都是精英?
為什麼新加坡大學生
找不到工作會引起廣泛關注
因為新加坡大學生
是貨真價實的」精英「
是新加坡精英教育體系
裡面的」倖存者「
位於金字塔的頂端

經過一次一次的分流
新加坡大學生的數量
也真的是比其他地方少
新加坡精英教育,分流制度
新加坡奉行精英教育
採取一次次分流
當然了,每個家長都希望
自己的孩子是
每個階段的「頂流」

(圖源:早報)
這些圈都是
新加坡教育系統的
一次次 」分流「

這第一個圈,就是號稱
全國最「神秘」的考試
全島9歲小學生都會收到邀請
成功率只有1%
據說考上的都是天才
GEP
「天才班」考試

這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
參加的是GEP考試
也被叫做「天才班考試」
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家長會收到MOE的一封信,詢問是否參加高才班選拔(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簡稱GEP),也就是天才班。被選上的學生,就讀於指定的9所小學的特別班,接受「精英教育」。
PSLE
小六離校考試

考試科目:華文,英文,科學,數學
PSLE的成績
對於申請中學很重要
考試分數直接對標
各大中學的cut-off分數線
去年,PSLE的通過率
高達98.4%
不過,不及格就會被分配到
特別學校留級
IP
直通車課程

(圖源:聯合早報)
直通車課程(IP)
是六年制特別課程
讀IP的不需要考試O水準
直接讀初級學院
然後在高二時
直接報考A水準或者IB
感覺有點像中學版的
「本碩連讀」
GCE N/O/A Level
劍橋N/O/A水準

非要對標中國的話
N水準就好像會考
O水準就好像中考
A水準就好像高考
N水準
政府中學分快班
(中一到中四)
普通班(中一到中五)
普通班學生中四要考N水準
過了才能上中五
O水準
成績:可以申請初級學院
理工學院或工藝教育學院
也可以申請大英國協國家
初級學院或是大學預備班
A水準
成績:可以申請新加坡公立大學
也可以申請海外大學
從新加坡的教育體系中
可以看出來新加坡學生
從小學就開始被分流
經過倒金字塔般的
層層分流之後
最後能上新加坡公立大學的
都是成績非常好的學生
跟中國高等教育全民化
的情況不一樣
新加坡能上大學的只是少數

據2008年統計每5個中學生
只有1個能進入大學繼續學習
新加坡歷史上大學生
占應屆生人數的比例長期低於20%
2000年前大學也只有兩所:
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
2000年後才有了第三所大學
新加坡管理大學
後來又陸續建設了3所公立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