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小販中心攤位的月租金是多少?你絕對猜不到

2018年05月26日   •   2萬次閱讀

說小販中心的食物,選擇多又價錢廉宜,就連獲得米其林認可的香港油雞飯面,也就區區兩三塊錢而已,好多讀者表示不理解,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件事。

對餐飲行業有所了解的人應該都知道,租金在經營成本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新加坡政府在控制小販中心攤販的租金,鼓勵他們售賣價格接地氣的食物方面,可是動足了腦筋。

比方說有個重要舉措,就是在1994年到1997年期間,推行的「販者有其攤」計劃,邀請攤主與政府簽訂長達20年的攤位使用契約。換句話說,就是請他們用低廉的價格買下攤位。

一方面,小販在擁有了自己的攤位後,不必擔心日後租金上漲,可以安心經營;

另一方面,因為攤位已經買斷,固定成本方面已經得到很好的控制,攤販就算想提價,也得三思不敢亂來,畢竟大家都互相看著呢,一旦食物漲價太離譜,就是謀暴利了。

這樣一個親攤販的計劃,當然獲得他們的普遍贊成踴躍參加。那三年里,共有15個小販中心的1956個熟食與濕巴剎的攤販,加入了這項計劃。因為價格相當有吸引力,這將近兩千個攤位,就占了上述15個小販中心總攤位的近九成。

攤販安心提供國民負擔得起的食物,雙方都大致滿意的情況下,管理相對就容易些,所以政府應該也對小販中心的大眾化消費定位、「國民食堂」民生定位,很滿意。

那麼問題來了,一晃二十年過去了,上面所說參加計劃的小販中心和濕巴剎攤位的契約,陸續到期了

第一批,2014年5月31日到期

第二批,2015年12月31日到期

第三批,2016年10月31日到期

第四批(也是最後一批),也將在2017的10月31日到期

那這批在20年前參加計劃的人,是不是就要失業了,或者想要繼續營業,就必須支付市場價格的租金呢?要知道,由專業估價師根據市場行情算出的租金,可不便宜,目前行情大概是這樣的:

熟食攤位月租,1445-2461元

可上鎖攤位:321-589元

濕巴剎攤位:161-535元

以上是指最便宜可租用價位

既然當初政府承諾給予優惠照顧,只要當時簽約的小販還在繼續經營,就一定負責到底。

既然小販至少用了20年了,有翻新的必要,總要歇業一段時間,就給計劃下的攤主兩個選擇

1)攤主要是選擇放棄攤位的話,可以獲得一筆特惠金

2)選擇休息一段時間,等巴剎翻新好,重操就業的攤主,將能繼續以低廉租金承租攤位,開檔營業

那有人要問了,要是攤主在租約到期後,巴剎還沒翻新的這段時間裡,還想接著營業的話,行不行?

也行!就以在今年10月底租約到期的紅山中心第163座小販中心為例,按計劃將從明年3月1日起,關閉進行大約8個月的裝修。那從10月底到明年3月頭,還有四個月時間,接連的聖誕、元旦、華人新年等佳節期間,也是好賺的時候,就有46個攤主,選擇申請臨時租約,繼續營業到關閉為止。

那租金怎麼算?在更新租約下,這些之前受惠的小販中心熟食攤位,每月租金192元(相當於市場價的1/8 – 1/13);上鎖的乾貨攤位租金:99-111元(相當於市場價的1/3–1/5);濕巴剎攤位的租金也相應便宜,68-96元。

大概算算,熟食小販每天開檔的租金成本,最多不到6、7塊錢,是不是便宜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