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宣布他將在2024年11月下屆大選前將領導權移交給副總理黃循財後,首次公開談論了他交棒後的角色和挑戰。
在新加坡舉行的《彭博新經濟論壇》上,李總理接受了彭博新聞社主編約翰·米克爾思韋特的採訪,回答了有關新加坡政治、社會、地緣政治等方面的問題。

圖源:臉書
如何在「過度監視」和「霸道」之間找到平衡?
當李顯龍總理把接力棒傳給第四代領導層時,在提供建議和越界之間有一條微妙的界限,李總理表示需要在「過度監視」和「霸道」之間找到平衡,能夠提供有用的指導和推動,但不會幹涉或限制繼任者的風格和決策。
李總理說:我會聽從我的繼任者的意願,無論他想讓我做什麼,我都會幫助他成功。我還沒有考慮過是否會像兩位前任李光耀先生和吳作棟先生那樣,在卸任後成為高級部長,兩位前任在內閣會議期間都在內政而且效果很好。不過我還沒有到坐下來談論過去所做的事情的地步,目前只是專注於做好現在的工作。
如何應對社會需求和政府開支的增加?
新加坡一直在小心翼翼地航行到一個更舒適的地方,用更多的社會項目,以幫助那些沒有完全趕上經濟增長的人,李顯龍總理說,隨著時間的流逝,隨著比賽的進行,隨著場地的擴大,有些人走得更遠,有些人走得不那麼遠,他們的孩子也不領先,政府必須思考如何讓這支球隊團結在一起。

圖源:臉書
李總理說:新加坡「正處於一個我們必須共同做更多事情的階段,我們必須互相幫助,政府必須在那裡」,與此同時,新加坡必須「非常努力地避免政府成為所有問題的唯一解決方案」。
新加坡的政府開支一直「非常精簡」,但老齡化社會的壓力、醫療成本上升和社會需求的增加正在推動政府開支的增加。他說,挑戰在於「在必要時增加資金,而不僅僅是失控」,並且「這意味需要提升稅收」。
新加坡的商品和服務稅(GST)今年從7%上升到8%,並將在2024年上升到9%,他說對新加坡三分之二人口的補貼將推遲更高的消費稅對家庭的影響,同時使政府在稅收方面處於「新位置」。
如何看待以色列-哈馬斯衝突和美中競爭?
李顯龍總理還談到了以色列-哈馬斯衝突和美中競爭的問題,他重申了新加坡的原則立場,即國界不受侵犯,各國有自衛權,殺害無辜平民違反國際人道主義法。哈馬斯對以色列的襲擊是「一次大規模的可怕恐怖襲擊」,他完全理解以色列人的反應,但由於以色列的行動,加沙發生的事情是一場巨大的人類悲劇。
新加坡試圖在關於衝突的聲明中表達「無論對錯如何,都必須注意人道主義考慮」,他重申新加坡支持兩國解決方案,雖然很難實現,但另一種選擇,即一個國家的結果,將導致「未來幾代人的相互毀滅的循環」。
李總理表示,拜登和習近平兩位總統即將舉行的峰會是「兩國關係這一困難時刻的必要步驟」,不指望會議會讓一切再次變得甜蜜和輕鬆,但他希望會議能夠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圖源:臉書
他描述了美國和中國內部的強烈觀點,即對方是一個嚴重的威脅,而且不願意尋求共存和合作,當你對雙方都有這樣的看法時,甚至想考慮伸展和談論一個更具建設性的未來也是困難的。
李顯龍總理在《彭博新經濟論壇上》的採訪,展示了他對新加坡政治、社會、地緣政治等方面的深刻見解和看法,他也表達了他對交棒後的角色和挑戰的思考和期待。不過無論是李顯龍總理還是黃循財繼任,相信他們都能夠為新加坡的繁榮和穩定做出貢獻,讓新加坡在新的時代繼續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