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
美世諮詢(Mercer)
CFA協會(CFA Institute)
和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Monash University)
聯合公布了2023年
《全球養老金指數報告》

(圖源:Mercer)
其中,新加坡排名亞洲第一
全球第七
這也是新加坡連續15年排名亞洲第一啦!

在此次評分中,新加坡整體得分76.3分,
第一次獲得了B+級。

(圖源:Mercer)
在各國養老金制度都在面臨各種壓力的時候,新加坡的養老金制度為什麼能有如此良好的表現呢?
在新加坡,養老金制度又是如何規劃和運行的呢?
一起來看看在新加坡怎樣實現打工人的終極夢想——退休養老的!


1 .
什麼是中央公積金(CPF)?
與一些國家的養老金制度不同,新加坡的養老金制度不是「年輕人養老人」,而是「自己養自己」。
新加坡政府採用的是Central Provident Fund(CPF)「中央公積金」的強制性社會保障儲蓄計劃,由僱主和雇員共同出資(類似於中國的社保) 。
CPF是新加坡全面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支柱,可滿足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的退休,住房和醫療保健需求。
員工公積金繳納
如果你每月收入超過750新元,僱主和你都必須每月支付您的公積金繳納額。
公積金的供款和分配比例取決於年齡。詳情可見下表:

(圖源:CPFB)
為什麼是「必須」?
一方面,政府需用CPF中的錢則主由政府用於投資國債、國內住宅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每年反饋給會員一定的利息。
這筆錢為政府每年帶來了大量的固定資金進行投資,節省了財政支出的同時,新加坡政府也通過調整會員存款占工資的比率,來進一步調整市場貨幣供應。
此外,公積金制度也讓政府能保持較低的稅率,並通過帳戶下的各種投資計劃,為會員帶來一定的固定收益。
另一方面,對於不善理財的人來說,這也是政府為了更好地幫國民「管住」這些錢,保證未來的基本養老問題。

(圖源:CPFB)
CPF能做什麼?
國內的社保有好幾類帳戶,新加坡CPF也類似,分為三個帳戶:普通帳戶(Ordinary Account);醫療帳戶(Medisave Account);特殊帳戶(Special Account)。
普通帳戶
存款可用來購房、購買CPF保險,也可用於投資和子女教育。
醫療帳戶
用於支付醫療費用。
特殊帳戶
用於養老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
而一旦你達到退休年55歲,政府則會為你設立一個新的退休金帳戶,符合要求的在65歲後可以按月領取退休金,去世前如果養老金沒有用完,可以繼承。

(圖源:CPFB)
2 .
退休金有多少?
根據你所需的公積金生活費每月支付額和公積金餘額,你可以選擇保留基本(BRS)、全額(FRS)或增強型退休金(ERS)。

(圖源:CPFB)
基本退休金
在CPF LIFE項目下,如果是年滿55歲,選擇保留99,400新幣的基本存款(Basic Retirement Sum),在65歲後每月能領取820 - 870新元。

(圖源:CPFB)
全額退休金
如果選擇保留198,800新幣的全額存款(Full Retirement Sum),65歲後每月領取1,510 - 1,620新元。

(圖源:CPFB)
增強退休金
如果你希望在退休後每月領取更多的養老金,可以選擇增強退休金(ERS),擁有最多298,200新幣的超額存款(Enhanced Retirement Sum)的人,可以每月最高領取2,210 - 2,370新元養老金!

(圖源:CPFB)
看來想要在新加坡度過一個舒服的退休生活,就必須在年輕時努力工作,努力存錢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