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皮向法院申請臨時禁制令,試圖阻止前資深員工林德勇加入競爭對手位元組跳動,法官駁回了這一申請。
在新加坡,一場關於競業禁止條款的法律爭議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這場爭議中的兩大主角——電商平台蝦皮(Shopee)和科技巨頭位元組跳動(ByteDance),圍繞一名前蝦皮資深員工林德勇的職業去向展開了法律較量。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1. 事件概述
蝦皮近日向法院提出申請,希望通過臨時禁制令阻止其前資深員工林德勇加入競爭對手位元組跳動,並限制位元組跳動挖角蝦皮的客戶及員工。
林德勇自2015年起在蝦皮新加坡分公司擔任要職,直至2023年離職。
離職後,他加入了位元組跳動,擔任TikTok Shop的管理及體驗團隊負責人。
蝦皮隨後向法院提出申請,希望通過臨時禁制令阻止林德勇加入其競爭對手,並限制位元組跳動挖角蝦皮的客戶及員工。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2. 法院裁決
然而,林德勇辯稱,他在蝦皮和位元組跳動的工作範圍及涉及地區並不相同,且他在蝦皮的最後一年主要負責巴西市場,而在位元組跳動的職責主要集中在美國和英國市場,因此並未違反競業條款。
法官指出,蝦皮未提供足夠證據證明林德勇違反招攬禁止條款,也沒有證明他接觸了商業敏感信息、違反保密義務,以及濫用敏感信息。
法官郭民力認為,法官裁定蝦皮未能充分證明林德勇違反了競業禁止條款,因此駁回了該申請。

圖片來源:小紅書
3. 分析與討論
在蝦皮與前員工林德勇的案例中,我們見證了競業禁止條款界限的重要討論,以及個人職業自由與企業利益保護之間的平衡問題。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競業禁止條款的界限:
法官認為蝦皮未能證明林德勇加入位元組跳動會對其商業利益構成直接威脅,特別是考慮到林德勇在兩家公司的職責和地域範圍存在差異。
平衡個人自由與企業保護:
此案強調了在制定競業禁止條款時,必須考慮條款的合理性,確保既能保護企業利益,又不會不合理地限制個人的職業發展。
未來企業合同制定的啟示:
企業應明確具體化競業禁止條款,確保其合理可行,並通過加強信息保護等措施,保障企業商業秘密和競爭優勢,而非僅依賴競業禁止條款。
蝦皮與位元組跳動之間的這場法律爭議,不僅是一場企業間的競爭,更是對新加坡職場法律環境的一次考驗。

圖片來源:小紅書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企業和員工都需要更加明智地處理職業發展與法律規定之間的關係,確保雙方的權益得到合理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