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疫情到現在,看起來已經走到了尾聲。
在上個月XBB疫情嚴重的時候,很多人都在猜測,新加坡會不會重新恢復部分限制措施,控制病毒傳播。
當時,衛生部長王乙康公開發聲,說會儘量避免讓新加坡「重回老路」。

事實證明,不需要封控的新加坡,也能平穩度過現在的疫情高峰期。
眾所周知,衛生部一般在制定政策前,都會參考一些本地專家的看法。最近,一些新加坡衛生專家再次發聲:新加坡已經成功轉型,順利「與新冠共存」了!

來源:TNP
新加坡成功與新冠共存 這些領域一片勃勃生機
在接受本地媒體採訪時,國大蘇瑞富公共衛生學院Hsu Li Yang教授,表示現有的數據和情況都足夠表明,新加坡一路以來採用的防疫措施是有效的。
特別是現在,雖然有些人對新加坡的防疫態度有些微詞,但Hsu教授卻認為,新加坡在恢復正常生活的同時,保證了醫療系統重負,沒有太多人因新冠逝世。

圖源:East Asia Forum
而一些專家不僅對新加坡的防疫稱讚有加,同時也認為新加坡度過了最難的時刻,已經「成功與冠病共存」。
其中,淡馬亞教授就認為,新加坡作為一個國際都市,從一開始就一直無法保持封控。
在他看來,取消的封控措施,能夠讓新加坡專注於一些「更為現實的問題」,比如糖尿病患者人數,以及全球患上結核人數上升的問題。

圖源:海峽時報
不過,淡馬亞教授的看法或許更激進一些,他甚至認為新加坡政府或許可以考慮放寬醫院探視的時間限制。
當然,雖然新加坡又一次成功平穩度過了一輪疫情,但在很多衛生專家看來,這不代表新加坡未來會完全擺脫新冠。
比如Hsu教授表示出了謹慎的樂觀,認為雖然新加坡很可能會出現下一波疫情,但不太可能再像去年那輪德爾塔疫情那樣手足無措陷入恐慌。

圖源:Times of India
淡馬亞教授也表達了相同的意見。他認為,在新加坡接下來將要面對的疫情不太會出現太高的重症率了。
以很多年前的西班牙流感為例,他認為大流行性病毒,通常會進化為更易傳播但毒性更低的那種。
而且,現在也有跡象表明,這種情況已經發生在新冠病毒上了。因此,即使病例數上升,淡馬亞教授也認為新加坡不需要採取額外措施,重症病例數不太可能突然迎來大漲。

圖源:見水印
其實,除了認為病毒的危害性更低之外,本地衛生專家不太支持太規模重啟限制措施的理由,也在於他們認為新冠病毒很難被認為消滅。
如果想要徹底消滅新冠病毒,就必須進行廣泛的大規模封鎖。而這樣就會造成巨大的人力成本......淡馬亞教授認為這種方法,對於新加坡來說並不可行。

圖源:Vietnam
Plus Hsu教授也表達了相同看法,他表示新加坡已經無法消滅新冠這種已經轉變為地方性流行病的病毒,就像新加坡無法完全消滅流感病毒一樣。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高疫苗接種率下大部分人已經對新冠「習以為常」,不再對它感到過度恐懼了。
說起來,新加坡選擇與新冠共存,可能是出於本國利益的考量。對於一些很依靠外界的小國家來說,持續封控難免是不現實的。

圖源:福布斯
而新加坡「犧牲」一些換來的好處,在最近新航的數據中或許能得到一些體現。
就在前天,新航集團發布了最新一期的營收數據。其中,新航集團旗下兩間航司,在10月份的客運能力環比增加了4.9%,同比揚升109.7%。 這個數字,已經達到了疫情前水平的71%!

截止到今年10月底,新航集團的客運網絡已經覆蓋了包括新加坡在內的109個目的地。
隨著國際旅行限制的不斷放寬,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中。
而隨著新加坡經濟恢復,人力資源公司Mercer在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中,也表示明年新加坡員工的漲薪幅度,會超過疫情前的2019年!
對新加坡人來說,或許他們現在最期待的,正是慢慢走向後疫情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