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層食格沒落伍 可持續食物包裝如何變遷?

圖:裕廊中學(左),新加坡國家文物局(右)
疫情期間同學們從家中自帶午餐到學校時使用的各式容器,引起了裕廊中學環境社團四名學生的注意,促使他們針對公眾使用可持續食物包裝的變遷進行研究。
小組發現,多層食格(tingkat)過去是食物配送網絡很重要的一部分。其金屬材質具有良好的保溫效果,分層盛放也能確保菜肴美觀且不串味,左鄰右舍還可以通過多層食格分享家常菜,也能使得關係更緊密,因此多層食格依然受到公眾的喜愛。
小組也發現,除了多層食格,過去的小販也會用不同種類的樹葉來包裹食物,比如星果木(simpoh air shrub)樹葉、香蕉葉、乾燥的烏梅葉等,並將咖啡裝在用過的煉乳罐子裡,直到被泡沫塑料杯取代。
出乎他們意料的是,這樣的做法並非出於環保,更多的是考慮到方便,因此後來一次性塑料容器漸漸興起。
「首先,與鬆散的樹葉相比,輕便的一次性塑料可以防止醬汁和液體溢出。至於可重複使用的容器,如多層食格,使用後需要清洗,一些使用者可能會覺得它們很笨重,或者容易放錯地方。最後,一次性容器所產生的垃圾,一旦『消失』,就會被人遺忘,而一旦我們把它扔進垃圾桶,它就『消失』了。」
研究小組表示,簡樸的多層食格和樹葉可以激勵公眾返璞歸真,走向更可持續的未來。「兩者都提醒我們,可重複使用的陶器和餐具不需要以設計最為時尚的午餐盒或最華麗的金屬吸管的形式出現。相反的,通過充分利用現有的容器和資源,改造大自然的產物,我們所有人都可以參與創造一個低廢料、環保的未來。」
研究小組補充說,使用環保的食物容器還會增加用餐的樂趣。「拆開香蕉葉包裝的椰漿飯時的懸念,或打開一個多層食格前的期待,難道不是增加了享用佳肴的樂趣嗎?」
小組的研究結果已發布在建國先賢紀念園(Founders' Memorial)出版的年度期刊《+65》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