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航空業工作隊伍人數將增至約3萬3000人。圖為一名新航空姐在檢查機上的情況。(海峽時報)
作者 王震宇
全球各國竭力擺脫冠病疫情的陰霾,試圖逆轉國內的經濟頹勢重新出發。在這個節點上,航空業及旅遊業絕對是關鍵的一環。
新加坡交通部長易華仁日前指出,從今年10月起,新加坡的航班數量預計將達到2019年的約八成,乘客人次自邊境後重開後就持續增長,目前平均約為58%。
然而過去兩年裡,本地航空業已裁退了約1萬名員工。為了應付下來航空交通量的增加,業者必須儘快彌補人力短缺。
易華仁說,航空業今年首六個月已聘請超過4000人,若再增聘4000人,工作隊伍人數將增至約3萬3000人。
「這絕非易事。擴大工作隊伍的過程相當嚴峻,不只是為了填補人數,我們也須確保加入航空行列的新人接受充足訓練,以滿足營運方面的要求。」

今年10月起,新加坡的航班數量預計將達到2019年的約八成。(海峽時報)
誠如易華仁所言,航空業在疫情暴發期間像是按下了暫停鍵,有大量人力流失在所難免,但隨著局勢回穩,員工短缺就成了棘手考驗。
正當樟宜機場和新加坡航空力挽狂瀾,亞太區各國的航空業者除了人手緊張,還需跨越哪幾道坎,他們又如何一一克服?
馬來西亞
在2020年疫情暴發後,馬來西亞航空(簡稱馬航)就要求全體員工減薪一成至六成、拿無薪假,以及重新談判合約員工的合約等方式來避免裁員。
如今,上述應急方案在業界復甦的當兒顯然奏效了。
今年5月起,馬航已開始重新聘請合約於2020年至2021年期間結束的機組人員,同時增聘機師和空服員,以應付日益增加的航班需求。
馬航集團總裁依占依斯邁接受馬國媒體訪問時曾透露,自馬國4月開放邊境後,馬航載客量已恢復至疫情前的45%。集團目標是在今年底前,國內及國際航線載客量可超過疫情前的七成。

馬航在疫情期間,採取重新談判合約員工的合約等方式避免裁員。(法新社)
另一邊廂,馬國廉價航空亞洲航空(簡稱亞航)也採取相同措施,在疫情期間讓機組人員休假,或轉去其他航空運作方面如數碼業務上受訓,這也能讓他們賺取一部分收入,一舉兩得。
截至8月,亞航已召回78%正在休假的航班員工,並預計在年底前補上剩餘的差距。 亞航航空集團(AAAGL)總裁博林甘告訴《海峽時報》,亞航正面臨強勁的「V字形」復甦,但過程中還是有些難題。
他說: 「經歷了兩年的間歇期,機場及航空業重新啟動,但亞航在迎合航空旅行強勁復甦的道路上,面對一些阻礙我們能力的限制……讓足夠數量的飛機短時間內重返軌道卻遇上拖延,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印度尼西亞

印尼蘇加諾—哈達國際機場的航空交通量,已達到2019年疫前水平的85%。(JakartaAirportOnline網站截圖)
印尼航空業也和亞航面對類似挑戰。 儘管印尼航空公司未有飛機師短缺的問題,當地一大關注是,在疫情期間作為節省開支的措施,超過100架飛機已停飛或已歸還給租賃公司。
航空業專家格里·蘇加特曼告訴《海峽時報》,航空公司在疫中陷入財務困境,因此「要讓航班班次逐步上網供預定,的確需要時間」。
他也說,印尼的航班數量在年底之前,有望達到疫情前的65%至75%。但航空公司已紛紛察覺無法滿足上升的需求,到頭來會延伸出另一個問題:機票價格上漲。
負則管理印尼機場的企業之一AP II,其企業通訊部副總裁馬爾迪卡揭露,作為雅加達地區的主要機場,蘇加諾—哈達國際機場的航空交通量,已達到2019年疫前的85%。
馬爾迪卡認為,為了應付整體飛行需求,公司管理的所有機場,包括蘇加諾—哈達國際機場,或可在運作方面做出調整,如延長營運時間。
印度

印度新廉航阿卡薩航空計劃向員工分發股票期權。(法新社)
印度航空業急缺人手,還掀起「搶人」大戰。
該國低廉航空公司IndiGo是國內市場的佼佼者,但今年7月初,每日逾1600多趟國內及國際航班中,僅有約45%準時起飛。
問題的癥結點竟然是: IndiGo的機組人員紛紛轉台到競爭者印度航空(Air India)那裡應徵工作。
印度新廉航阿卡薩航空(Akasa Air)不久前也投入運營來分一杯羹。為了吸引及挽留人才,該公司計劃向員工分發股票期權。
此外,三年前宣告破產的捷特航空(Jet Airways),預計今年將捲土重來,屆時恐將會使印度市場的份額進一步分化。

孟買賈特拉帕蒂·希瓦吉國際機場。(路透社)
印度政府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印度國內航班客流量已超過5700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238%。
除了是全球第三大國內航空市場,印度也已成為世界上成長最快的國際航空市場之一。預估數據顯示,在未來20年,印度將以年均6.6%的成長率增長。
然而,市場競爭激烈加上人才寥寥,或會影響當地業界復甦的步伐,高昂的燃油價格及盧比貶值也可能帶來直接衝擊。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航空業的人手問題,則引起了一系列效應。
先來看看下列這組於今年7月公布的官方數據:
澳大利亞規模較大的幾家航空公司,包括澳洲航空(Qantas)、維珍澳洲航空(Virgin Australia)、捷星航空(Jetstar)及區域快線航空(Rex Airlines)都面對延後抵達目的地的問題。只有55%的航班準時降落,與長期平均的82%差距顯著;
相較於長期平均的2.1%,目前澳洲航班被取消的次數,已增至6.4%。
這些問題,主要是人手不足所致。

澳洲航空在封城期間曾裁退至少1600名行李搬運工。(法新社)
《海峽時報》報道,澳洲航空在封城期間裁退了至少1600名行李搬運工,待航空業復甦時又面臨人手短缺,結果遭受輿論抨擊。
有鑒於此,澳洲航空的服務水平已明顯出現下滑。
上月底,該公司執行長喬伊斯為服務未達標向顧客致歉,並透露公司自4月起已增聘1500人,並調整飛行時間表及工作表,確保人手充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