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人就是幫自己」 阿叔巴剎擺攤為人免費「刮拿」

每個周末,退休阿叔陳金德都會在蔡厝港一帶的吉豐巴剎擺攤,免費為民眾進行「刮拿」,不過首先需要一位大師同意。
62歲的陳金德受訪時稱,他在20年前與濟公活佛結緣,被收為乾兒子,「刮拿」技巧也是在指點下「自然而言」學會的。
周末早上9點準時開檔
為了幫助更多人,陳金德四年前在濟公的指點下開始在蔡厝港1道第253座的吉豐巴剎外,提供免費的「刮拿」服務,周末早上都會帶著椅子和小桌子,9點準時開檔。
陳金德指出,所謂的「刮拿」就是結合刮痧與推拿,主要就是幫助血液循環。

陳金德為民眾進行刮拿之前都會先「問」過濟公。(視頻截圖:劉偉聰)
陳金德說,他沒有打廣告,向他求助的都是有緣人。但他透露,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被他「刮拿」,他需要先用兩條鐵支「詢問」濟公。
如果兩條鐵支交叉,就代表他不能刮;如果兩條鐵支往外翻,就代表著他可以為求助者進行「刮拿」。
有居民稱有助減緩病痛
住在附近的林女士通常都會在周末到吉豐巴剎買菜,看到陳金德為人進行「刮拿」,好奇之下上前詢問。

陳金德為民眾進行刮拿。(視頻截圖:劉偉聰)
林女士說,她的腳之前感覺疼痛,眼睛也有閃光、近視和老花等問題,陳金德為她「刮拿」腳和眼睛,她在五分鐘後就感覺腳沒那麼酸,不戴眼鏡也能看到遠處的文字。
陳金德說,另外一名婦女和林女士一樣腳疼,走路甚至都需要孩子攙扶,進行幾次刮拿之後也漸漸好轉,可以正常走路,無需援助。

陳金德說,向他求助的都是有緣人,他的服務不收費,大家隨緣樂捐。(視頻截圖:劉偉聰)
陳金德不向公眾收費,但民眾可以隨緣樂捐。他說,這些錢會用於支持他在柔佛與濟公結緣的濟公壇,協助他們減輕經濟上的壓力。
他說,「老師(濟公)每次都說,幫別人就是在幫自己,所以我是要救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