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點」新加坡在杜拜沙漠創造了一座小綠洲,進去感受一下吧

2021年10月20日   •   4617次閱讀

杜拜世博會新加坡館上周開幕,綠色外貌與內涵贏得高度讚賞。

新加坡館館長鄧裕昌說:「小紅點在杜拜沙漠中成功打造出一個小綠洲,絕對不是圖噱頭,而是實實在在地把『新加坡』這個精神和精髓帶到沙漠裡。力求為訪客帶來一趟真摯的體驗,置身館內就如在沙漠穿越到熱帶島國新加坡。」

小紅點在杜拜沙漠創造了一座小綠洲。

新加坡館觀景台一隅宛如新加坡的淡水沼澤森林。(市區重建局提供)

新加坡館10月初在杜拜世博會開幕,其綠色外貌與內涵贏得高度讚賞。展館未開張已吸引國際的高度關注,早在2020年1月,CNN便單獨點名世博會新加坡館為2020年重塑世界建築設計,最值得世人引頸期待的年度好建築之一。

目前人在杜拜打點和管理新加坡館的館長鄧裕昌透露,還未開館前已收到多國媒體和城市規劃業者進館參觀的要求。他說:「小紅點在杜拜沙漠中成功打造出一個小綠洲,絕對不是圖噱頭,而是實實在在地把『新加坡』這個精神和精髓帶到沙漠裡。新加坡綠化城市的宏觀、規劃和建設的成功故事,與世博會新加坡館永續發展的設計理念緊密相連,力求為訪客帶來一趟真摯的體驗,置身館內就如在沙漠穿越到熱帶島國新加坡。」

打造迷你新加坡 1550平方米的新加坡館宛如由8萬株植物砌成,一座開放的熱帶雨林,總共有170個植物品種,鋪天蓋地的都是綠意。穿過館前層層的樹木與植物,進入館內迎來三個巨大的圓錐植物塔,三塔上共置入約4萬5000盆植物,天花板有1700盆植物垂吊而下。

新加坡館花卉錐形塔內展示新加坡土生土長的50種不同的胡姬花品種。(市區重建局提供)

新加坡館的「綠」指的不只是館內的植物,還包括裡頭的綠色能源系統。天花板安裝517片太陽能光伏發電板,能在未來半年為全館自生能源,除了為館內所有設施供電,也供應能源啟動逆滲透(reverse osmosis)系統凈化用水,灌溉新加坡館所有植物。杜拜目前平均氣溫37度,極為酷熱,但新加坡館內無冷氣,一部分靠51台霧扇冷切室溫,在世博會採訪的媒體紛紛表示,他們迫不及待躲進新加坡館,因為裡頭能感覺6到10度的降溫,精神舒爽起來。

設計新加坡館的建築師,我國建築事務所WOHA聯合創辦人黃文森說:「我們在杜拜打造的就是一個袖珍版的新加坡。能在沙漠創造一個綠洲像達成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就跟新加坡地小、資源少,卻能生存下來的道理一樣。」

新加坡館事務專員黃來福將這形容為「雙城記」,無需長篇大論地說教,沙漠和綠洲的鮮明對比,讓訪客自己親身感受「新加坡雖小但仍能有一番作為,讓世界作為解決城市綠化和氣候變化問題的參考。」

新加坡館背後的設計理念聽起來像人定勝天的故事,但黃文森說,換個思維,這並非人與自然對立,而是人透過建築、科技、綠化,深化人在建築空間與自然共存的關係。將建築與自然結合是WOHA的看家本領,他們在新加坡的城中豪亞飯店和皮克林賓樂雅酒店的成功案例領航業界。黃文森說,這次新加坡館比他們以往的建築更「綠上一層樓」。「在沙漠氣候鋪天蓋地地綠化,完全用自供自給的再生能源,對我們是首次的嘗試,我們會不間斷監測看它長遠是否可行。」

黃文森以新加坡館和世博會其他館相比,點出館「自然,培育,未來」的主題。他說:「這棟建築並非以人而是自然為優先考量,人是自然里的一部分。我們提議使用被動介入(passive intervention)的設計策略,解決人類面臨的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如各種遮陽的方式來減少耗能;用潔凈能源取代化石燃料;在綠化上則融入朴門永耕(permaculture)的親生物思維,把原生態、園藝和農業及許多不同領域知識相結合。總體的目標是減碳排、製造糧食與把更多的城市面積還給大自然,一舉數得。」

兩年前開始在杜拜培育植物 負責新加坡館園藝設計,與建築師黃文森WOHA團隊密切合作,擬定新加坡館綠化策略的,是本地園景建築設計公司Salad Dressing。 在沙漠打造口袋版的小紅點綠洲,並非把植物搬進館內就行。自詡為公司「總園丁」,Salad Dressing創辦人張懷原說,從外到里,選用的植物種類都必須深思熟慮,層次有序,宛如重現一座小規模的熱帶雨林。

張懷原解說,杜拜沿海沙漠,既潮濕又酷熱,所以新加坡館外部選的植物,大部分是新加坡也能找得到的沿海生長植物,如棕櫚、海葡萄、草海桐、銀葉紐扣樹、馬鞍藤與榕樹等。兩年前,早在新加坡館建造前,團隊已預先在杜拜花圃買下這些沿海植物,在當地培育,然後才移到新加坡館。這些植物像樹林入口,層層圍繞著館的外緣,也扮演著為內部擋風、遮陽和降溫的多重功能。「熱愛」驕陽的花卉,如新加坡國花卓錦萬黛蘭胡姬,也融入這層海岸植物牆,迎接訪客,算是盡地主之誼。

新加坡館內有三個不同主題的九米高綠牆錐形塔。(市區重建局提供)

館內三個九米高的錐形塔,植滿新加坡國家公園局提供的植物,數量多達4萬5000盆。這些植物生長於熱帶森林、淡水沼澤森林,如義順淡水沼澤森林,以及紅樹林,如柏萊雅溪紅樹小徑和雙溪布洛濕地,真實地反映新加坡自然生態的多元化。

熱帶雨林主題的錐形塔內使用「帶翅」,能隨風飄飛的龍腦香科樹種子製成旋轉吊飾。這件裝置藝術點出新加坡熱帶雨林的特色:東南亞熱帶雨林有50到80%的樹木皆屬龍腦香科樹,在新加坡植物園面積近三個足球場大的華僑銀行樹木園,便種植超過200個品種的龍腦香科樹。

張懷原說,從外到里,從地上到牆面到天花板,種類多元,層次鮮明的各種植物,打造出一個極立體、豐富,非常新加坡的花園城市體驗。

如何讓熱帶植物不只在沙漠存活,還宛如在熱帶獅城一樣盛放?

張懷原說,必須在館內創造熱帶微氣候來滋養、培育它們。這種用人造方式和技術升華自然的介入,對新加坡人並不陌生。張懷原指出,天花板開了八個「圓月」形的天窗,透過太陽管和鏡面天花板,將光線引入館內,投射在錐形塔上。降溫的51台霧扇除製造合宜生長的溫度,也複製熱帶雨林的潮濕度。

機器人園丁攀爬錐形塔 花卉主題錐形塔內部展示約50種在新加坡土生土長的胡姬花品種,透過彩色燈光突出它們的艷麗。新加坡長久以來已成功研發出胡姬人工培育法,培育出千多種混種胡姬,以政要名流名字命名。新加坡館花卉主題錐形塔內有四個巨型球狀透明微景觀生態玻璃瓶,裡頭的培育碟會微微晃震,展示新加坡如何使用人工刺激胡姬寶寶快速成長。

為展現科技與自然生長的結合不但不違和,反而能相輔相成,有助克服先天條件的局限,容貌自然的新加坡館也融入亮眼數碼科技元素。其中三台長得像甲蟲的攀牆機器人小園丁,也成了館內「吸客」的亮點。機器人園丁沿著錐形塔的軌道攀爬,使用感應器和攝像機來檢測植物的健康指數,以及收集灌溉量、光線等數據,確保植物能茁壯生長。張懷原笑說:「中國火鍋店的機器人服務員給了我靈感和構想,並由新加坡的Oceania Robotics機器人科技公司落實。Oceania給機器人『看』了千多張植物的照片,幫助機器人『學會』看植物健不健康。」

甲蟲造型的攀牆機器人能沿著錐形塔的軌道攀爬檢測植物的健康指數。(市區重建局提供)

Salad Dressing也構思一款手機上玩的遊戲,透過玩遊戲理解新加坡館設計團隊的設計概念。

張懷原解說,訪者用遊戲里的太陽能板『收集』太陽能凈化飲用水,用乾淨的水來灌溉幼苗,長成植物和樹木後過濾館內的污染物。團隊採用不同的縝密手法,創造遊戲的動植物圖像,有的是結合研究資料的手繪圖,有的是有數據驅動計算能力的數碼圖。不同玩家會得出不同的情景,投影在數碼藝術牆上。

參與新加坡館的綠化設計給張懷原帶來極大的成就感。他留意到許多由國家旅遊局推動的國家館,最後會變成展銷館,主要宣傳推廣國家經商貿易。他說:「我覺得今次新加坡館由市區重建局驅動、監督和管理,反而給了我們很大的創意和表達空間,用設計語言向世人展現新加坡的精髓、精神,讓全世界看到新加坡的真善美。」

杜拜世博會即日起開放,展至2021年3月31日。

文:林方偉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0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幫94年閨女在新加坡找對象?這屆網友的評論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前晚!新加坡全島突然變成紅色!實拍上百張圖片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加征高達3521%的「天價關稅」!背後隱藏的三重戰略意圖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721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8379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提名站候選人致謝詞 出現各種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閱讀
新加坡商場突發玻璃墜落事故:6 人受傷,現場目擊者回憶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