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2022年勞動市場比前年顯著改善,全年新增23萬1700就業人口,年度增幅創歷史新高。但去年第四季的裁員人數卻攀升至3000人,是自2020年第二季以來,最多冗員的季度。
人力部1月31日發布《2022年勞動市場報告》預估數字,指出企業業務重組是裁員主因。3000名被裁員工中,三分之二或2000人來自包括資訊通信科技和批發貿易在內的服務業、900人來自電子業在內的製造業、100人來自建築業,其他行業裁員情況保持平穩。
預估報告沒有提及多少冗員來自科技企業,但去年好些跨國科技巨頭都吹起裁員風,如谷歌、微軟、亞馬遜、冬海旗下的蝦皮(Shopee)、臉書母公司Meta和推特等,這些公司受詢時都沒有透露新加坡裁了多少人。
儘管裁員人數在去年第四季激增,但去年全年的6450名冗員仍比冠病疫情後、2020年的2萬6110人大幅減少,也低於2018和2019年的各約1萬700人。2021年全年裁員人數為8020人。
另一方面,總就業人數在2022年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全年新增23萬1700人,創下增幅新紀錄。本地就業人數在2020年急劇收縮16萬6600人後,前年的總就業人數,迅速反彈至增加4萬1400人。
邊境開放後僱主填補空缺
不包括外籍幫傭,去年第四季總就業人數增加了4萬7400人,12月的總就業人數達362萬9000人,同比疫情前的2019年12月增加了3%。新增勞動力主要源自非居民雇員,但增幅和過去兩個季度相比已放緩,並主要集中在建築業。這顯示去年4月邊境開放後,有更多僱主填補空缺,特別是依賴外籍員工的建築業。居民雇員的增長,則主要來自面向消費者的行業,如零售貿易和餐飲服務業。
雖然各項數據正面,但人力部提醒,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通貨膨脹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將對未來勞動力市場構成壓力。
「隨著最近裁員人數增加,失業率也可能呈上升趨勢。」

持續緊縮的勞動市場和經濟復甦,讓過去兩年的失業率穩健下滑。2022年整體失業率為2.1%,比2021年的2.7%低,也低於疫情前2019年的2.3%。
全國職工總會助理秘書長鄭德源在臉書貼文提醒,科技產業持續整合,及製造業如電子業的全球需求下跌等不利因素影響,今年首兩個季度的裁員和失業率可能上升。
「預計高通貨膨脹持續,生活費仍將是所有人面臨的挑戰。因此,我希望即將宣布的2023年財政預算案,能協助舒緩其中一些持續存在的挑戰。」
新躍社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特斯拉受訪時說,勞動力供應取決於經濟表現和移民政策。在本地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參與率已非常高的情況下,新加坡經濟在不增加外籍雇員的情況下,很難持續成長。
「不過我預計,只要增長機會依然存在,政府就會接受外籍人力,僱主也會在本地和國外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