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最近新加坡一項報告指出40%的受訪者曾經歷心理健康問題,疫情期間的自殺率更是達到新加坡八年來的最高。心理健康還需更多關注,新加坡的這個熱線或許能救人一命:
2020年開始的新冠疫情,改變了全世界,改變了我們的工作,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國人長時期不知所措,前路漫漫,只能祈禱早日擺脫疫情的困擾。 雖然現在已有疫苗,而且正廣泛接種,但疫情依然反反覆復,限制未見放寬。不僅新加坡如此,馬來西亞、印尼,日本,甚至美國,都還未走過困境,唯一例外的是中國。
對國人而言,備受考驗的,是你的儲蓄、耐性、體力和親友。可是,當身邊的人都自身難保的時候,當「我」只有我一個人的時候,又還有誰會來幫「我」呢?
我的不幸,我的悲傷,我的煩惱,要向誰訴說呢?誰又能伸出援手呢?告訴你,在新加坡,也只有這裡,【1767】是一個特殊的電話號碼,只要一撥,就會有人來幫你!
這是新加坡援人協會(Samaritans of Singapore 簡稱SOS,注*)剛剛推出的24小時電話熱線!簡單易記,方便公眾撥電求助。這裡有受過專業培訓的輔導員值班,細心聆聽每一通電話,每一個故事,每一個有待救助的受困者。

新加坡援人協會執行官陳弼良接受《怡和世紀》專訪時指出,去年,也就是冠病疫情肆虐的第一個年頭,新加坡也和其他國家一樣,自殺率在攀升。他說:2020年,我國青少年、上班族和年長者三個年齡組別的自殺率,出現「三高」的現象(圖1)。
其中,60歲以上年長者的增長趨勢尤其令人擔憂。援人協會觀察到,在一波又一波的阻斷措施下,「不可以下樓,不可以找朋友,不可以拉咖啡」,很容易讓他們感到「被孤立,被遺棄,走投無路」。
已經有部長發出警告說,疫情至少需要兩三年才會平息。再看新加坡統計局的預測,我國的獨居年長者到了2030年將增加到8萬3千人(是2016年4萬7千人的近一倍),平均每年以2千多人的速度在增長。陳弼良計劃帶領援人協會團隊,逐步和社會各方愛心義工攜手合作,建立起有機的愛心援助網絡。一方面提升愛心義工的心理健康知識水平,提高和加強他們的「心聲分析能力」,力圖提前發現徵兆,避免悲劇的發生。另一方面,開展定期的家訪,陪他們下樓散心、喝咖啡等活動。
以高齡化和高自殺率著名的日本,在新冠疫情第一年,同樣面對自殺人數從過去幾年的緩降,突然回彈上升的現象。據日本厚生勞動省2020年版《自殺白皮書》分析,自殺的首要原因是「健康」亮紅燈,頑疾纏身而使人走上絕路。日本還把高齡者細分成兩個組別,從65歲至74歲的稱為「前期高齡者」,75歲以上的稱為「後期高齡者」。
《自殺白皮書》揭露,這兩組長者自殺的另一原因不盡相同。「前期高齡者」是「經濟生活」壓力所致,「後期高齡者」則是被「家庭問題」所困惱,而且,男女有別,男仕們申訴「生活痛苦」無法支撐,女仕們則因「夫妻不和」絕望心碎,走上了不歸路。
雖然日本的文化跟我們不同,但是,「健康「、「經濟生活」、「家庭問題」、「生活痛苦」、「夫妻不和」五個類別,基本上也是令國人頭疼的問題,是導致憂鬱症發生的原因,值得參考。
為了援助年長者,陳弼良還打算招募能講不同方言的輔導員和義工。怡和軒也很榮幸將和新加坡援人協會聯合主辦華語「心理健康講座」,希望對華社年長者的健康和福祉有所幫助。

記住,如你發現身邊有年長者或青少年需要援助,請撥打【1767】,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註:各地按其民情,叫法各異,如:日本自殺預防學會,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等。
(稿件內容及作者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本媒體立場,文責自負)
本文刊載於《怡和世紀》2021年10月第45期。作者為《怡和世紀》編委林少彬。

《怡和世紀》是新加坡百年歷史的華人俱樂部怡和軒所出版發行的綜合雜誌,含時事觀點、金融財經、人文史地,也設有藝文欄目,是本地文化圈的心血之作。
《怡和世紀》已辦刊十年,現推出珍藏版合集(12期到44期)共33本,僅售10套,每套售價260新幣。也歡迎訂閱新刊,每年3期,單本訂閱價格10新幣,全年訂閱(3期)24新幣。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聯繫《怡和世紀》發行部門,亦歡迎海外訂閱。
詳情請電郵垂詢:[email protected]
網站:www.eehoehean.org
官網:www.yiheshij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