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新加坡財政部發布報告,對抗疫預算措施的成效進行分析。

報告的幾個重點如下:
一、抗疫預算對新加坡2020年實際GDP貢獻了6.6個百分點,對2021年實際GDP貢獻了0.8個百分點;如果政府沒有在抗疫預算下提供財政政策支持和貨幣政策支持,2020年居民失業率會達到6.1%,2021年則達到7.5%。抗疫預算幫助企業生存,保護員工的飯碗。

二、就業市場在逐步復甦中,相信在2022年能恢復到疫前水平。
三、但是,全球經濟環境仍存在不確定性和風險。病毒可能出現新的變異,捲土重來。全球通貨膨脹可能持續,影響經濟復甦。

四、由於疫苗接種率很高,有了疫苗的保護,從2021年8月1日至12月31日之間的德爾塔波期間,新加坡避免了大約11萬2000起住院病例、3萬3000起重症病例和8000起死亡病例的產生。

如果沒有開展疫苗接種,這段時期出現的新增確診病例可能是2.2倍,即43萬6475人,比實際多23萬8114人。
同理,可能出現的住院病例是8.2倍,即12萬7170人,比實際多11萬1698人。
可能出現的重症病例是11.9倍,即3萬5724人,比實際多3萬2721人。
可能出現的死亡病例是11.2倍,即8778人,比實際多7993人。
可能出現的總壽命損失年是15.5倍,即14萬3102年,比實際多13萬3884年。
截至今年1月30日,新加坡的冠病致死率是每10萬人15.7起,是全球最低之一。

五、無論住院率、重症率、病死率,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的,都要比未接種疫苗的低。


以八旬以上年長者為例,已接種疫苗的,住院率為51%,未接種的,為88%,幾乎翻倍。
已接種疫苗的,重症率為10%,未接種的,為41%,是四倍。
已接種疫苗的,病死率為3%,未接種的,為21%,高達七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