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疫情近日已經趨緩,但新毒株的威脅仍在。(路透社)
作者 李國豪
在美國媒體彭博社發布的最新全球抗疫排行榜(Covid Resilience Ranking)中,新加坡在12月的排名往前推進了19個名次,53個經濟體當中,排名第18位,在亞洲位居第二,僅次於韓國。
各項數據顯示,本地疫情已從9月開始的那波反彈中逐漸恢復穩定。當時政府宣布新加坡將逐步放棄已堅守超過一年的「清零」政策,邁向與冠病共存。 根據我國衛生部資料,本地的單日冠病病例已從12月1日的1324起,大幅下降至(22日)的335起。
入住加護病房的冠病患者人數也從今年11月12日頂峰的75人,下滑至昨日的23人。
住院人數也在同一階段減少了72%,昨日住院的冠病患者人數為428人。
本地醫療體系的負擔已減輕不少。

本地疫情逐漸趨緩。(聯合早報)
彭博社的評論寫道,曾在2020年4月高居榜首的新加坡,如今「似乎在相對開放旅遊,以及在國內維持保守措施之間取得了平衡」。
在邁向與冠病共存階段下,我國陸續與24個國家開放疫苗接種者旅遊走廊計劃(VTL),為貿易導向的本地經濟打了一劑強心針。但本地民眾還無法超過五人聚集,一些娛樂活動持續受限。

我國早前陸續與24個國家開通VTL。(聯合早報)
然而,這種「外松內緊」的模式在本地也引發了不少爭議,部分民眾對當局對外大開方便之門,對內依然採取嚴格防疫措施的作法頗有怨言。
無論如何,隨著奧密克戎(Omicron)變種毒株在全球快速傳播,我國政府(22日)還是作出了暫停出售12月23日至明年1月20日的VTL機票及車票的決定,1月21日起恢復售賣的VTL票數也將全數砍半。
據《聯合早報》報道,本地截至本月20日發現的65起奧密克戎輸入病例中,有53人是通過VTL抵境,其中有超過九成是返回新加坡的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和長期居民。

本地暫時喊停VTL售票,其中包括買氣最旺的新馬陸路VTL。(聯合早報)
Omicron是下一個挑戰
儘管本地疫情趨緩,但來勢洶洶的奧密克戎毒株將會是本地前方抗疫路上的一大挑戰。
英國和南非最近發布的三項大型研究成果顯示,奧密克戎的症狀較輕,病患的住院率較低。
南非國家傳染病研究所指出,相較其他感染其他毒株者,感染奧密克戎的患者住院的可能性低了70%至80%。
在奧密克戎已成主流毒株的蘇格蘭,當地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也發現奧密克戎所導致的住院率比德爾塔毒株少了三分之二。
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的研究則顯示,新毒株導致病患到醫院看病的比率,較德爾塔毒株平均少了15%到20%。 不過專家也警告,有關奧密克戎住院率較低的分析必須審慎看待。
原因有二:
這些仍是初步數據,例如在英國,奧密克戎尚未在住院風險更高的老年群體中傳開;
即使奧密克戎症狀較輕,在傳染力較高的情況下,新毒株仍有可能為醫療體系帶來極大負擔。
彭博社看好新加坡的抗疫前景
我國衛生部昨日表示,奧密克戎毒株遲早會在本地社區傳播,暫時停售VTL機票和車票是為了爭取時間,以進一步研究及了解新毒株,同時加強本地的防疫措施和提高醫療量能。
不過,彭博社依舊看好新加坡的抗疫前景,並作出了下列結論:
「87%人口已完成接種,34%人口已施打追加劑,這讓新加坡在應對新一波疫情中處於有利位置。」
「這個亞洲經濟樞紐將會創造史無前例的成就:與病毒共存,如常生活之際,其醫療體系免於承受過大壓力,同時也不會引爆在全球其他地方出現的大量死亡病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