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profit即收益:同個發展項目內最高利潤收益可得42.7萬新幣約等於134萬新幣)
亞洲房產泡沫指數最低
在瑞銀集團 (UBS)公布的最新一期「全球房產泡沫指數」中,風險評分最低的三個城市分別是芝加哥、米蘭和新加坡。而香港在榜上的高風險排名第一。其他存在泡沫風險的城市包括:香港、慕尼黑、多倫多、溫哥華、倫敦和阿姆斯特丹。
在房地產泡沫形成機率方面,新加坡排名倒數第三。也就是全球房產泡沫機率最低的3大國家之一,亞洲房產泡沫指數最低的國家!!

存在泡沫風險的房地產市場主要有這些特徵:房地產價格波動幅度較大、沒有穩定的周期和頻率、貨幣供應量在房地產經濟系統中短期內急劇增加等。
那泡沫指數過高會造成什麼後果呢?指數過高說明房地產有嚴重的市場溢價情況,這種情況會導致利率上升,貸款條件收緊等等後果,這些都可能會引發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的失衡,造成房產市場的突發崩盤。雪梨就是其中一個最好的例子,今年年初,雪梨房價下跌了30%,這種大幅度下跌無疑是每個投資者不想發生的噩夢。

政策調控後仍能購買+貸款
新加坡政府有著超強的干預市場能力。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後,美聯儲實施量化寬鬆政策,導致大量外資湧入新加坡,從2009年至2013年期間房價上漲高達60%,一躍成為亞洲房價第二高的城市。在此背景下,為控制房地產市場持續升溫,新加坡政府先後出台了八輪降溫措施,以控制房價的不斷上漲。
從此圖能看出,新加坡政府一直在積極調控樓市:

在2018年7月里最新一輪的降溫措施再向外國人徵稅額外5%,外國人需要支付的額外買家印花稅達到了20%,這次確實能看到成效,但也沒有影響到樓市的發展,最近一季度房產價格仍然略有上漲。從調控結果來過,政府是希望價格上漲的,只是要把這個上漲控制在緩慢且穩定的水平。而且對比世界上其他主要城市,新加坡的政策對外國買家仍然很寬鬆。外國人在新加坡購房還可以最高獲得60%的貸款比例,而貸款利率僅為2%左右。

面對人口持續增長只會供不應求
從長期來看,新加坡房產市場將會是一個供不應求的狀態。在新加坡政府2013年發布的人口白皮書中,預計新加坡人口在2030年將達到650-690萬,也就是11年間計劃增漲100萬人口!而目前的住房供應量仍然不足以應對這一人口增長。

同時近幾年單身家庭的增長也會刺激小戶型的住房需求。雖然政府對房價調控有度,然而在供需不平衡的情況下,新加坡的房價長期來看將依然保持上漲的趨勢,而且不大可能出現有價無市的局面。

從新加坡經濟社會看投資環境
全球頂尖金融中心
在過去幾十年里,新加坡成為繼紐約和倫敦之外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作為國家經濟支柱產業,正是由於政府的大力扶持,才使得新加坡擁有了健全的經濟結構和法制結構、自由的企業制度、穩定的貨幣、安定的政治、良好的基礎設施和發達的信息和服務業,再加上高素質的勞動力、優越的地理位置、現代化的通信手段等各方面的條件,新加坡的金融業才得以迅速發展,並很快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同時,新加坡也是亞洲最大的外匯和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新加坡的金融市場將大量外資引入,激活銀行業競爭機制,為本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2018《全球競爭力報告》,新加坡僅次美國,以2.1分的微差屈居第二,較去年上升一個名次。
全球最穩定貨幣之一
在過去的10 - 15年里,新加坡貨幣對人民幣的升值幅度更大 ,所以新加坡貨幣相對而言強勁和穩定。即使在金融危機最嚴重的2008年,因為有非常完善的金融體系,新幣繼續保持為全球最穩定的貨幣之一。570萬人口的富裕島國,卻擁有超過1700億美金的外匯儲備,世界排名第8,人均外匯儲備率居世界第一。
貨幣穩定會帶來什麼好處?海外投資者對新加坡市場的信心,因為外資更傾向於流入政府強大、經濟活躍、貨幣穩定的國家。外資持續的流動性為新加坡創造了一個優越的投資大環境。
聞名的低失業率
新加坡一向以低失業率聞名,常年維持在1.9%-2.2%之間,低失業率確保了經濟和住房需求的穩定。《2018年新加坡勞動力報告》最新出爐的數據顯示,新加坡本地人的就業增加了2萬7400人,是外國人的二倍。2018年新加坡居民年平均失業率降至2.9%,而2018年新加坡居民長期平均失業率降至0.7%。而在過去的5年中,從2013年到2018年,第20個百分點的實際收入增長率高於中位數。

裁員人數下降
亞洲最清廉的經濟體
在亞洲經濟中,「關係」或賄賂往往是完成工作的唯一途徑。大多數投資家企業家一想到要與這些國家不擇手段的官員打交道就不寒而慄。新加坡恰恰相反,這個國家幾乎沒有腐敗,因為a) 大多數政府官員的收入都很高,b) 對腐敗的懲罰非常嚴厲,c) 這個國家的創始人前總理李光耀先生(Lee Kuan Yew)為道德上的正直樹立了很高的標準,並以身作則領導國家。

外國人可否在新加坡置業?
外國人在新加坡只要有護照,只要不是政府組屋(HDB)和有地私宅(除了Sentosa Cove)無論你是否來過新加坡,都可以在這裡置業購買私人住宅。



結語
新加坡地少人多,寸土寸金,住房需求居高不下,房產升值空間大,且租金回報率高,投資價值有目共睹。也正因此,來自中國的買家一直是新加坡房產市場外國買家的主體。對於剛需的或者是求資產(資金)安穩風險低的投資,新加坡房地產市場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新加坡政府站得高看得遠,為小老百姓在管控風險。

2018年,新加坡房價依舊上漲7.9%。與摩根史坦利2017年的預期的「2018年新加坡房價漲8%」,只有些微差別。、
Morgan Stanley摩根史坦利經濟學家之後的預測更加光明:由於軟實力強、新幣堅挺、政府規劃穩妥而持久,以及新加坡單身家庭一直在上升,到了2030年,房價更會翻番,全島平均尺價會達到2900新元,幾乎是目前平均尺價1500元新元的兩倍。
新加坡的房價要翻一倍?這聽上去簡直不敢相信,但是,類似的情況之前是發生過的。2009年至2013年期間,由於全球低利率環境和發達經濟體量化寬鬆的影響,新加坡的房價曾飆升逾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