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通說
荷蘭進口的豬肉感染了沙門氏菌,新加坡已啟動召回!
歐洲近日爆發沙門氏菌疫情,看似無關實則相關!因為就在昨晚新加坡農糧局發文告說:緊急召回荷蘭進口新加坡的冷凍生豬肉,因為可能感染了沙門氏菌。

就在昨晚新加坡農糧與獸醫局發文告表示,歐盟委員會食品及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發布通知,稱源自荷蘭的一家屠宰場生產的冷凍生豬肉被驗出遭一種沙門氏菌感染。

據悉,荷蘭感染沙門氏菌的屠宰場,因在今年早些時候對豬肉處理的方式有所改變,導致了這次的豬肉感染沙門氏菌的事件。
而感染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屠宰場沒有充分將肉製品加熱,導致肉中含有的沙門氏菌依然存活。
同時新加坡農糧局表示說,目前新加坡進口的受影響的豬肉產品,正在通過和進口商的通力合作下進行召回行動。
對此,平價超市表示:有售賣來自荷蘭的冷凍豬肉,但目前還未收到要求收回任何豬肉產品。
新加坡的本地濕巴剎大部分攤販售賣的都是新鮮的豬肉,且大多來自印尼和澳洲。
通過濕巴剎的攤販了解到,新加坡民眾貌似並不擔憂。一再表示對新加坡的食物安全有信心。
謹防沙門氏菌---食物中毒元兇
沙門氏菌是一種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主要是通過受污染的食物、水源,或未煮熟的生肉、家禽或雞蛋傳染。
而感染了沙門氏菌的人或帶菌者的糞便污染食品,則會使人發生食物中毒。
沙門氏菌在水中雖不易繁殖,但儘管如此也可存活2-3周。若在冰箱中,則能存活3-4個月,在自然環境的糞便中可存活1-2個月。
沙門氏菌最適繁殖溫度為37℃,而在20℃以上即能大量繁殖。因此,低溫儲存食品是一項重要預防措施。
而上個月發生的Spize食物中毒事件中,受影響的80多人就是因為享用了家人帶回的外賣後,食物中毒入院。
事後查證得知,Spize的食物中毒事件最大最主要的元兇就是沙門氏菌!
感染了沙門氏菌時會出現發熱、頭痛、腹瀉、腹痛、噁心和嘔吐等症狀。不過通常在食用污染的食物、飲料後的6到72小時內發作。
而新加坡當局在調查時發現餐廳存在著極大的衛生疏忽,如:食物沒有被保鮮膜包裹就直接放入冰箱;將準備即食食品的刀具插在兩張桌子間;在指定廚房外的地方準備食材,等...

而今年,新加坡的食品安全問題也頻發。如,39人在食用Tim Delight的食物後,出現腸胃炎症狀;聖嬰女子中學約200名學生,出現食物中毒症狀;21人吃了南山小學食堂內攤位的食物後出現腸胃炎症;約200名萊福士學生在A水準畢業前夕,吃了特別為畢業生們準備的自助餐後,出現腹痛和腹瀉等症狀;民防部隊為路演舉辦預演,190人吃了盒飯後出現腸胃炎症狀;新加坡文華酒店婚宴過後賓客食物中毒入院...
萬事通提醒大家!為了避免感染沙門氏菌,大家要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1.處理即食食品前、吃飯前及上完洗手間後用肥皂和水洗手。
2.將所有生肉徹底煮熟。
3.將生肉與蔬菜、水果、即食食品,以及已烹飪的食品分開保存。
4.避免飲用取自生牛奶、未經巴氏殺菌的乳製品。
5.在處理生食後洗手並清洗刀具、砧板等廚房用具。
6.切生食和熟食時,分別使用不同的刀具和砧板。
萬事通在這裡還要提醒大家,最近若是購買豬肉要記得查看下來源地或者儘量選購新鮮豬肉!做飯菜時也要注意生、熟食的廚房用具的分類使用哦!
各位通心粉有什麼想說的嗎?快戳「寫留言」分享你的想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