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放錯、被遺忘的文具,你會?
新加坡北源小學(North Spring Primary School)的同學們一起想出了「文具攤(Stationery Stand)」的主意:放錯的和無人認領的文具可以存放在這個攤位上,讓大家輕鬆地找回屬於他們的東西,教室也將是一個更整潔、更有利於學習的地方。
這是看似很簡單的一件小事,但是在北源小學,這是學校一直在教導大家用創新方式解決問題的結果。

(圖片來源:North Spring Primary School)
因為在學校里,
學生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
更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技能。
Presenting problems, not answers
提出問題,而不是得出答案
單純的知識記憶對學生來說已經足夠了。為將來的工作準備,學生更需要的是培養創新的思維,準備好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勇敢的提出問題,不要僅僅是得出答案。
為了激發他們的好奇心,老師會要求他們觀察周圍的情況並提出問題,同時鼓勵他們使用網際網路收集數據。完成之後,老師再用圖表來簡化和組織信息。
但有時,大家對一個問題的理解受到個人經驗和環境的限制。為了更好地理解這個問題,學生們採訪了家庭成員和學校的老師,同時也運用了課堂上傳授的溝通技巧。

Being motivated to do good
鼓勵學生去做好事
「社會責任非常重要。我們希望學生觀察身邊的問題,並通過積極解決這些問題來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北源小學的Celeste Loh老師說道。
除了鼓勵學生創新,Celeste Loh老師同樣要求孩子們幫助周圍的朋友,並將其作為動力。
比如,為了鼓勵孩子們交朋友、學會分享,小二學生Chloe Kua和她的小組一起製作一個「零食架」。「這很難,因為我們必須為糖果、餅乾和巧克力騰出許多隔間。但是我們從未放棄。」Chloe Kua說道。
「我看到學生們試圖解決他們之間的分歧,而不是本能地跑到老師面前。他們學會解決問題,傾聽彼此的建議。」Celeste Loh老師說。

在首度舉辦的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PISA創造性問題解決測驗」(OECD PISA first assessment of creative problem-solving)中取得領先成績:來自新加坡的學生,學習迅速、具有高度好奇心,能夠在不熟悉的環境中解決錯綜複雜的問題。

解決問題
意在培養21世紀所需要的能力
由於科技與外在環境的急遽變化,新加坡政府致力於中小學教育變革,2010年3月發表新的教育架構圖,以聚焦培養學生21世紀所需要的能力。
21世紀所需能力
最內圈是核心價值,中間的一圈是「社交與情感能力」,最外圈則是「全球化環境中所需要的技能」,包括信息技能與溝通技能、批判性思考與創造性思考、公民素養、全球化的覺知與跨文化技能。


1997年席捲亞洲的金融風暴對這個城市國家打擊不小,因此新加坡人痛定思痛,重新調整國家發展方針,要建立知識型經濟(Knowledge-based Economy)。
而建立知識型經濟,目的就是要就是要推動科技創新創業(Techpreneur)。
Techpreneur計劃不只限於科技部門,而是全國全方位的檢討與調整,包括教育、法律、環境設施、財政、官僚體系、人才招募、研發單位等。
教育方面,教育部所提出改革方案的第一項,也是最驚艷的一項:
減少小學與中學上課時數達1/4!
這空出來的1/4時間就讓學生做團隊的共同研究(collaborative projects),培養團隊合作發掘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每個學校每個月都會有一天全校在家,跟老師做網絡遠距教學。

走進校園
北源小學概況
培養自信有抱負的學生
在北源小學,我們相信每個學生都有能力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充滿信心。他們能夠在與同齡人合作時表現出尊重和關心。每個學生都渴望成為一名自信、有抱負的學習者。
核心價值觀
在北源小學,我們認為學生應該被灌輸四個核心價值觀——正直、責任、堅韌和同情心。我們希望學生擁有堅韌的性格,成為負責任的公民,在未來保持正直,並能夠對同齡人表現出關心。
英語學習

英語學習和閱讀(STELLAR)計劃目前正在實施從小學1-6年級實施。作為STELLAR計劃的一部分,包括以下幾種學習方法:
共享圖書法
共享圖書法有兩個部分。在第一部分,老師與學生分享一本書。第二部分,教師明確地教授書中的內容、結構,包括語音和語法的概念。也有一系列的後續活動如演講和戲劇、音樂等等。
學習中心
在三個主要學習中心:閱讀中心、單詞學習中心和聽力中心,學生都有不同的計劃和區分活動。學生有機會重新學習或擴展他們所學的知識,不同的學生接受的知識也有很大不同。

華文母語課

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語言學習環境,培養學生學習語言和欣賞文化的能力。北源小學不定期會舉行各種各樣的華文活動:書法比賽、中國書法/繪畫、詩歌創作與朗誦、木偶製作與茶藝欣賞。
1-6年級需要學習的課程包括,課後文化表現計劃、閱讀課程、雜誌訂閱與閱讀、綜合寫作課程、強化口語課程等等。
除了這些校內活動外,學校還致力於通過國際組織的在線寫作比賽、書法比賽、戲劇表演等活動來拓展學生的能力和培養他們對華語的熱愛。
藝術&音樂

除了課堂教學之外,學生會作為表演者參與街頭表演項目,其目的是建立一種學校文化,讓老師傳遞對藝術的熱情。
在藝術欣賞方面,學生可以在學校參加,也可以在校外欣賞藝術。在音樂方面,學校每年會組織學生觀看不同的藝術表演。

CCA活動

北源小學CCA包括,體育、遊戲、表演、視覺藝術以及其他社團。
每個大項有包括很多小項的選擇,比如武術、吉他演奏、小提琴演奏。
在CCA得分較高的學生可以享受「升學優待」,拿到CCA分數比較容易,只要保證按時出席社團活動、參加一些表演或比賽,就可以拿到不錯的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