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人在新加坡實里達下段蓄水池發現了一條鱷魚!還跑上前去拍下了鱷魚的近景圖(心真大)!

來源:mothership.sg
如果你看到那麼長的一條鱷魚活生生地在眼前,沒有什麼感覺,那麼如閱讀完全文後,保證你後背發涼。
於是,相關水域的所有水上活動,都被當局停了...

發現鱷魚的地點周圍有不少人划船,釣魚,岸邊也有不少人跑步
2月23日,公共事業局說,他們已經和國家公園管理局捕獲了這條鱷魚。
不過為了安全,公用事業局和國家公園局將繼續在實里達蓄水池下段巡邏。水上活動何時開放,當局將另行通知。

被抓到的鱷魚 來源:公共事業局Facebook
之後,公共事業局會把這條鱷魚放生野外......
這件事引發了大家的熱議,一名讀者十分緊張,多番詢問新加坡眼鱷魚是否被抓到。

有些網友則質疑「放生野外」一詞,都在詢問「野外」的定義。
FB網友:新加坡這麼小,哪裡有真正的野外?
Double書:可以抓到動物園去嘛,嚇死人了好嗎?
Diamond:殺了吃掉啊,鱷魚肉很補的!

這條鱷魚怎麼到實里達下段蓄水池的,當局現在還沒有結論。所以大家擔心,放生的地點「不合適」,又游回來了可咋辦?
要知道這次鱷魚出現的地方(胡姬鄉村俱樂部),很多人喜歡在那附近跑步運動、釣魚划船,而且不遠處就是義順組屋區。
為什麼這條鱷魚會引發如此大的關注呢?因為,它的品種是——食人鱷!

灣鱷=食人鱷
這條鱷魚的學名叫灣鱷,是全23個鱷科物種中最大型的,也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大的爬行動物!
灣鱷原產於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熱帶地區,目前主要分布於東南亞沿海至澳大利亞北部及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地,主要生活在濕地,如河口、紅樹林、沼澤和潮間帶。

灣鱷分布圖,來源:悟空問答 窺見生靈之美
灣鱷因為有在澳大利亞襲擊船隻和吃人的記錄,又名,食人鱷!

還有過一段灣鱷團滅了一個900多人的日本軍隊的歷史。
二戰時期,一隊日本兵被英軍圍困,逃到了孟加拉灣的一處河口沼澤地,也就是蘭里島,而這是剛好是灣鱷的棲息地。

來源:微博@科學公園
當時正是鱷魚的繁殖季節,出於保護蛋和小鱷的天性,幾百條鱷魚對這隊日軍發動進攻,一場激烈的人鱷大戰後,900人的日軍隊里只有20人逃出了這個鱷魚潭。
而這20人據說到最後都瘋了...
雄性的灣鱷,成年後體長可達5米,最大的有6米以上的。雌性灣鱷,成年後體長也有2.5至3米,最大4米。

眼鏡王蛇是什麼?辣條嗎?吃!來源:國家地理
成年的雄鱷體重會在300公斤至400公斤左右,最重的超過1000公斤以上,就算是雌鱷,也有200公斤左右。(最輕的雌鱷,也快相當於兩個人類男性大胖子了...)
這次出沒在實里達下段蓄水池的灣鱷,約1.7米長,只能算是灣鱷里的小寶寶。
成年灣鱷的咬合力有1900公斤左右,比河馬還強!(當然一般的鱷魚好像打不過河馬...)

魚魚那麼可愛你怎麼能吃魚魚 來源:youtube/solomon
可是,就算這麼強壯,野生灣鱷也瀕臨滅絕了,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普通的鱷魚的攻擊力也不容小視,總是以呆滯形象示人的鱷魚捕食的時候,那叫一個兇猛!
看把這頭野豬(?)嚇得魂飛魄散!

前方核能!這段視頻看得人頭髮麻,一條鱷魚咬住了馬(?)的腿死死不放,直到把對方的腿生生咬斷!
所以在很多人心中,鱷魚是比鯊魚還恐怖的存在。
不要以為拿大白鯊對比鱷魚,是「抬舉」了鱷魚,鱷魚在面對鯊魚的時候,也是可以不落下風的!

來源:youtube/life of crocodile
不過,現實生活中這種情況很難遇到......鯊魚和鱷魚基本上是「王不見王」。
有人拿這倆世界水域裡最大的肉食動物作了個對比,至於解說得對不對,就見仁見智了。
其實,在新加坡,看見鱷魚是一件相當平常的事情~雙溪布洛濕地公園內經常被人拍到有鱷魚出沒。

除了雙溪布洛這種自然保護區,連東海岸,樟宜海灘這種人流密集的地方,想要見到鱷魚也是洒洒水啦~(粵語,小case~)
2016年8月,新加坡的金融區濱海灣附近的濱海灣蓄水池,就傳出有鱷魚出沒,很多活動被迫取消。(可惜沒有證實= =)

這是當時瘋傳有鱷魚的照片,擦亮你的雙眼找找看,反正我是沒找到
2017年8月,有網友在白沙公園拍到了鱷魚的「全身照」~

來源:Facebook/Yusyairah Yusreen
2017年11月,有人在東海岸公園的海域,新加坡國家帆船中心附近發現一條鱷魚,水上活動全部取消,原本計劃的帆船比賽也受到了影響。

算了,大家還是去新加坡動物園看看鱷魚就好。而且說不定能和鱷魚來個親密接觸呢~

來源:新浪博客---糖盒子_
如果在新加坡邂逅鱷魚,可以撥打公共事業局的電話1800 2255 782 或者AVA 的熱線1800 476 1600 ,或者報警!
(不!先撒腿跑,再打電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