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1日訊)受冠病疫情衝擊,樟宜機場零售業務今年下滑74%,而耗資17億元打造的星耀樟宜也無法倖免,數間零售與餐飲店已選擇撤離。
《海峽時報》報道,儘管星耀樟宜去年4月開業時吸引不少目光和大批人潮,但一年半過去了,旅客人次因疫情銳減,導致其零售業受到衝擊。記者走訪時就發現星耀樟宜的食閣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檔口已撤離,其他仍在的則蒙受虧損。
其他搭客大廈的情況也不樂觀,像是第一和第三搭客大廈,過境區內只有約一半的店鋪仍開著。第二大廈則提前開始整修工作,第四大廈則因為航班數低暫停運作,如今用來舉辦盛大嘉年華會,還設戶外卡丁車賽道。

平日到訪星耀樟宜的人流明顯比周末少許多。(海峽時報)
星耀樟宜發展有限公司總裁唐昀受訪時表示,訪客量已逐步回升,跟阻斷措施相比已增加三倍,而且每個月的人流量都呈上升趨勢。不過,疫情的衝擊對商場經營者和業者們仍帶來挑戰。
過去幾個月,已有好幾家業者先後撤離,像是d′Good Cafe咖啡座、賣禮品的Little Red Dot Gifts、首飾店Risis等等。
唐昀指出,一些業者選擇離開跟全球經濟環境疲弱以及「系統性」原因有關。不過,星耀樟宜也成功吸引新業者進駐,包括「吃茶三千」泡泡茶店和Island Shop服飾店等等。
周五周末才有人逛
記者上周四下午走訪時,大部分零售店沒有或是只有一小撮顧客,餐廳員工則忙著應付小批的午餐人潮。到了晚上,地下樓層的餐飲店明顯吸引更多人前來消費,但零售部分未見多少起色。
受訪的售貨員說,通常只有周五和周末才會看到本地人來逛,周一到周四則少得可憐,單靠周末的盈利是無法彌補平日的損失。就有售賣印度餐的員工說,周末午餐時段會有約15名顧客,但平日可少到只有一個。
知名鞋店B a t a 的職員說,生意跟疫情前相比下跌了一半,而邵氏戲院發言人表示生意跟去年相比下滑許多。主要原因包括很多影片延遲上映、播放場次減少和安全管理措施下只能開放一半的座位。
過了晚上8時就沒客
有業者受訪時說,除了生意面臨衝擊,營業時間也是難題。餐飲店Stuff′d的分店經理海德阿里就說,現在須營業到晚上10時,雖然已比之前得營業到午夜縮短了,但其實平日過了晚上8時就沒什麼顧客了。
唐昀表示,在確保訪客體驗不受影響的情況下,會進一步跟租戶探討營業時間的問題。
另外,除了租金回扣,星耀樟宜也積極推動各種促銷活動吸引人潮,也開拓線上平台幫助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