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曾在自己2013年發布的新書《李光耀觀天下》中談到了日本這個國家,在他看來,日本是一個註定走向平庸的國家,李光耀說:我對日本的未來感到十分悲觀。(P.104)
李光耀一針見血地指出,日本未來面臨的最嚴峻的問題是人口問題,這個問題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嚴重,如果日本再拖10到15年,他們就回天乏術了。「但是,」李光耀說:「他們始終毫無動靜……我不再相信他們能夠及時反應過來。」伴隨著它們的衰敗,它們將無法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它們必須緊緊抱住美國,而一旦美國經濟出現問題,負擔不起這樣的的同盟,那麼,它在東亞的情況將非常不樂觀。」

人口的結構確實是影響一個國家未來命運至關重要的因素。日本是一個典型的低生育率,而又老齡化嚴重的國家。有專家做出過統計,在1950年,日本社會整體非常年輕,每位老人可以由10位年輕人贍養,但是到了2010年左右,這個數字變成了2.8,每2.8個年輕人就要贍養一位老人,根據學者推測,按照這樣下去,到了2060年,每1.6個年輕人就需要贍養一位老人……
這會在社會上形成一種非常大的壓力,讓年輕人無法喘息,只要他們有機會、掌握英語,大都會選擇離開這個國家。老人過多還有一個問題在於:這對他們的國內市場將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因為老人不會想著要去豪華的飯店吃飯,他們也不會考慮把他們還能用的智慧型手機或者電視換掉。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日本人給出的做法讓李光耀無法認同,他們選擇發放更高的「嬰兒津貼」,李光耀無法認同這一點,是因為他認為這根本就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觀念的問題。
長期以來,日本的女性在他們的社會中都承擔著家庭主婦的責任,他們相夫教子還要伺候長輩,她們被呼來喝去……當西方的新觀念和新生活方式進來的時候,她們發現了一種更「公平」的生活方式,她們更願意在職場中打拚,而不願意被沉重的家庭拖累,所以很多人開始選擇不婚或者不育。偏偏日本的公司對待懷孕的女性又是那樣嚴苛,他們會解僱孕婦職員,或者給她們降級,於是生兒育女越發成了一件讓職場女性不敢去做的事情。

有人可能會說,勞動力不足為什麼不選擇接納移民呢?數據告訴我們,在日本居住的外國常駐人口只有1.2%,這證明了這裡不是一個適合移民的好地方,或者說日本文化中有一些不被外國人喜歡的東西。李光耀認為,這個東西就是他們對於他們血統純潔的自豪性,曾經的日本人都以自己是天照大神的後人而驕傲,雖然現在已經不是瘋狂的二戰時期了,但是這種印記一定有留存,「我不認為這個基本的信念會改變」。日本有一種自覺或者不自覺的排外情緒,外國人很難融入真正融入他們的生活和文化。這一點不知道大家認不認同?
08年日本遭遇金融危機,日本政府的做法是給日僑安置費,讓他們回到他們的祖國,日本政府對日僑都是如此, 更別說對其他國家的人了。2012年,李光耀要在一次會議上問日本的領導人會如何應對他們的人口問題,他得到的答覆不是「吸引移民」,而是「提高嬰兒津貼」。人口萎縮會讓日本經濟下滑,從而徹底喪失競爭力。這也就是我們一開始提到的,李光耀為什麼說「他們始終毫無動靜……我不再相信他們能夠及時反應過來」,「我對日本的未來感到十分悲觀」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