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加坡稅收政策

2019年12月23日   •   9405次閱讀

很多國內的企業處於公司業務需要,選擇了在新加坡註冊公司。然而因為是新手,在註冊新加坡公司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不少問題。

對於新成立的新加坡公司,新加坡政府給予全免稅政策。但這一政策其實有一定限制條件:

必須是在新加坡成立的全新公司,

財稅年度內註冊地址在新加坡且股東人數不超過20個,

該公司在該估稅年必須是新加坡稅務居民,

財稅年度內股東均為獨立個體或公司,

從第一個審計年度開始,連續3年內,年收入的前10萬新幣免徵稅。

10萬新幣以後的收入,則按較低稅率徵稅;具體為10萬-30萬新幣,按正常稅率的一半徵稅;

超過30萬新幣的部分,按正常稅率徵稅。

新加坡政府將所轄的新加坡公司分為小型公司和非小型公司兩類,並對這兩類公司的稅務提出不同要求:

新加坡小型公司是指年營業額低於500萬新幣,且股東人數少於20個自然人(且不存在公司入股)的新加坡公司。對於這樣的小型公司,可根據新加坡公司法205B及205C章的審計豁免條款,豁免該公司的帳務審計工作,而直接提交該公司的會計帳表及稅務申報表進行報稅。

對於不符合小型公司定義的非小型公司,則需要對該公司的帳目進行審計(與香港公司一樣,也需要符合資格的財會人員進行此項工作),並將審計結果與會計帳冊、稅務申報表一同遞交新加坡稅務局(IRAS)進行稅務申報。

新加坡公司報稅通常分為3種模式:

1、零稅務申報:新加坡公司已經開立了銀行帳戶,但沒有進行任何經營活動,也必須提交未經審計的財務報表,進行稅務申報。

2、做帳後報稅:適用於已經發生經營活動的小型公司,遞交報稅表的同時,需要出具未經審計的財務報表。

3、做帳審計後報稅:對於不符合審計豁免的新加坡公司,必須對其財務報表進行合乎要求的審計工作後,與稅務申報表一同遞交。

如何判斷自己的公司是否可以零報稅?有經營和無經營的標準?

在新加坡,沒有經營的公司可以直接零報稅,有經營的公司就必須做帳、核數後才能報稅。當然,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只要您以公司名義進行商業上的交易或活動,您已經開始經營業務了。要是從書面記錄來講,可以由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符合其中一方面的即為有經營業務:

1、銀行帳戶已經留下經營記錄;

2、政府海關、物流公司已經留下進出口記錄;

3、與新加坡客商發生購銷關係;

4、在新加坡已經聘請雇員;

5、容許或授權在新加坡使用專利,商標設計等資料;

6、容許或授權在新加坡使用不動產收取租金,租賃費等款項;

7、委託在新加坡代銷;

8、其它得自或產生於新加坡的利潤。

設立新加坡公司,提高企業國際知名度,靈活合理避稅,提高產品國際市場競爭力和減低出口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