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老、下有小;不敢死、不敢病
關注辣媽的大部分粉絲朋友們都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階段,這個階段最先想到的就是「不容易」、「太辛苦」,總覺得沒有停下來休息的時候,過了一個坎還有一個坎。

獲獎攝影作品《獨生子》
人生接近半程,死都不敢死,病也不敢病!上面名為《獨生子》的一幅攝影作品讓無數中年網友唏噓,病房裡躺著的一邊是母親,一邊是父親,中間坐著的是二老唯一可以依靠的獨生子。
然而殘酷的事實是,現在病魔比我們預計中更早地找上門來。40歲、30歲,甚至20歲······下面是辣媽一位做護士的粉絲朋友親身經歷過的病例,這些患者跟你我一樣,都還很年輕。

欣媽身邊的真實病例
J女士,24歲,剖宮產足月產男孩一月余,經檢查患絨毛膜癌。所幸發現及時,通過2年系統治療,已痊癒。
康復以後十餘年仍然能夠健康自理生活。一般絨毛膜癌是發生在45歲或以上,更年期女性,近年發病率越來越年輕化…
8090後,上有四個老人,下有一到兩個子女。身體走下坡路,事業上開始拼不過年輕人,處處是危機。我們只能自己咬著牙死扛,做這個家的頂樑柱,不敢死不敢病不敢窮。

越怕什麼越來什麼,癌症正在年輕化

電視劇《小歡喜》劇照
前一陣子大火的電視劇《小歡喜》中,詠梅飾演的「劉靜」一角檢查出來得了乳腺癌。善良的好人劉靜面臨著生死考驗,讓很多觀眾都很心疼。

《滾蛋吧腫瘤君》電影劇照
《滾蛋吧腫瘤君》電影原型漫畫家熊頓29歲時檢查出檢查出患了非霍奇金淋巴瘤。她頑強地與病魔鬥爭了一年之後最終於2012年去世。

電影電視劇取材於現實生活,根據中國腫瘤登記中心的數據顯示,20 - 39 歲年齡組的腫瘤發病率在 2000 年是 39.22 / 10 萬,到 2013 年增至 70.01 / 10 萬,這意味著,13 年的時間裡,年輕人癌症病發率增長了將近 80%,按照 2013 年的人口統計數據進行計算,中國一年新增 30 萬名年輕的癌症病人。

(我今天的截圖都還有人在向姚貝娜問好)
歌手姚貝娜就是在 30 歲時查出乳腺癌,治療之後第三年,癌症在她的事業上升期復發,最終於2015年1月16日去世。這是她微博上的最後一則消息,留言已經超過100萬條,此時此刻仍然有歌迷朋友在想她的時候就過來跟她說說話。

姚貝娜的離去令我們惋惜,也給了我們一個警醒。統計數據顯示,多達1/8的女性在一生中的某個時間會患上乳腺癌。如果是I-III期乳腺癌,手術後5年生存率在95%左右,如果是晚期乳腺癌(IV)期,那麼5年生存率就只有20-30%了,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

新加坡的數據同樣讓人震驚,平均每天35人被診斷為癌症,十分之一的新加坡女性乳腺腫塊檢查出來是生癌的。
你現在的存款,能支撐你住院多久?
房子吃沒了,家人被我吃垮了:
「房子吃沒了,家人被我吃垮了。」電影《我不是藥神》中患者這段話讓無數人潸然淚下。

前段時間,有一個團隊專門採訪了中國的7個家庭,當記者問這些孩子們的父母,如果孩子得了大病,你們會花多少錢治?他們的回答是:

「甭管花多少錢」,「有一線希望」,「賣房,賣地。」
「哪怕是去求人家,去馬路上找人家要,也要為孩子把病治好。」還有一位母親哽咽地說,「換什麼(器官)也沒關係,從我身上,取!」

然而當問起:如果是你們自己得了大病呢?他們的回答竟然也出奇的一致:「一二十萬吧」,「那就不治了」,「放棄」。「能不給孩子添麻煩絕對不添。」

中國老一輩父母的犧牲精神讓人無比動容,可是我們真的捨得花掉父母一輩子的積蓄去看病嗎?甚至可以說這是在用他們的命抵我們的命。
再問一個更殘酷一點的問題是:你現在的存款,能支撐你在新加坡住院多久?新加坡醫藥費是出名的高,在新加坡生病傷不起!

圖源:聯合早報
有位外國人來新加坡探親,突發生病做了個緊急婦科手術。一看帳單病人傻眼了,竟然要8萬新幣,約40萬人民幣!這樣高昂的醫療費真的生病一場就能拖垮一個家庭。

文章看到現在,大家可能會感慨,那就是1、怎麼才能預防不生病?2、生不起病怎麼辦?
現在有一場專門為辣媽粉絲準備的講座,給大家帶來一個全面的解決方案。來自伊莉莎白醫院的婦科腫瘤專家與您分享關於女性防癌的知識,還有專家團隊教大家要在以防萬一生病的時候如何提前用保險做好自己人生的風險管理,找到適合自己的保險和貼心的保險經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有時間就來聽聽講座把,畢竟健康的身體是1,金錢、事業、地位、愛情都是0,如果沒有1,再多的0也毫無用處。 只有我們變得強大,才是家庭最大的保障!
女性健康講座
主題介紹:
消除女性癌症認識誤區,教你預防女性常見癌症
乳腺癌是女性癌症的頭號殺手,其他婦科癌也讓女性感到擔憂,包括卵巢癌、子宮癌和子宮頸癌。可是關於這些癌症我們其實知之甚少,甚至還有很多認識誤區。

還有很多人認為癌症不可預防。然而世界衛生組織提出,1/3惡性腫瘤可預防,1/3可治療,1/3可治癒,預防癌症的主動權掌握在每個人自己手裡。

這次女性健康講座上婦科腫瘤專家會給大家介紹主要女性癌症的種類、早期症狀,消除大家對女性癌症的認識誤區。並教你如何預防女性常見癌症,如何做檢查防患於未然。
除此之外,還有曾經的乳腺癌患者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讓大家更直觀地了解乳腺癌,分享自己作為一名病人如何提前為自己的生活做好保障。
專家介紹

馮依萍醫生
伊莉莎白諾維娜醫院的婦產科醫師,主治女性生殖系統疾病、孕產服務和婦科腫瘤疾病。
馮依萍醫生獲得新加坡國立大學內外全科學士學位,隨後完成了婦產科專科培訓。她被授予英國皇家婦 產科學院院士以及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碩士(婦產科)。後來,她於 2010 年獲得新加坡衛生部和新加坡醫療委員會專業認證。2009 年以來,她亦一直擔任新加坡陰道鏡及宮頸病理學會 (SCCPS)理事。

她的研究在各種醫學期刊上得以發表,她本人已數次參加國際會議。2013 年,在達爾文舉行 的澳洲婦科腫瘤學會年會上,她榮獲托尼麥卡特尼外科創新獎。除了提供女性生殖系統多種疾病的治療和產前護理,她的第二專長是婦科癌症護理治療。

她熱衷於公眾教育,提倡預防並及早檢測女性癌症,數次積極參與防癌講座與宣導活動。今年, 她作為新加坡中央醫院的代表,加入由新加坡癌症協會所組織的婦科癌症警覺月指導委員會 (WGCAMC)。
她還投入時間精力,承擔醫學實習生和初級醫師的教學與培訓工作。她是楊潞齡醫 學院的臨床導師,亦是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研究生院(Duke-NUS Graduate Medical School)的兼職教授。
女性健康講座

日期:2019年11月23日(六)
時間:1-4pm
人數:僅限80人
(掃碼報名,先到先得)
費用:免費
(提供茶歇)
地點:Level 30,30 Cecil St, S049712
(近Raffles Place地鐵F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