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正同各家德士業者合作,逐步落實SafeEntry的系統

2020年05月16日   •   5472次閱讀

4月10日起, 新加坡政府為加強客工的防疫措施,新加坡人力部和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要求僱主和羅厘車主載送提供必要服務的工人時,要檢討每輛羅厘最多能接載的人數,確保坐在羅厘后座的工人之間必須保持1米距離。

此外,車主須在羅厘后座標出可坐的地方,並提醒工人和羅厘司機須遵守安全距離措施。如有必要,僱主可安排羅厘多跑幾趟或增加羅厘的數量來載客。

這些措施從4月10日起生效,直至阻斷措施結束(目前為6月1日)或當局另行通知為止。

4月18日起,負責用羅厘載送工人的運輸公司和羅厘司機,若沒有遵守安全距離措施,更會面臨罰款。他們有可能面對高達1萬元的罰款,或監禁6個月,或兩者兼施。

圖源:截自網絡視頻

新加坡一家公司在負責載送客工的卡車上設置隔板

遵守1米安全距離時,載客量絕對會大大減少,若安排羅厘多跑幾趟或增加載客羅厘的數量,無疑會增加已經在漲個不停的成本。

因此有公司出奇招想到為車斗安裝隔板,既能保障客工的健康,又能讓載客量增加。

新加坡本地一家建築公司在負責載送客工的卡車上設置屏障,確保客工在乘車時被隔開,無法與他人面對面接觸。這樣的安排引來網民熱議。

Facebook頁面All Singapore Stuff於5月13日上載了一則視頻,帖文中寫道:「自製的安全距離」。

視頻中的卡車印有Shin Khai Construction Pte Ltd的字眼,相信是該建築公司用來載送客工時所用。視頻中可見,卡車上設有屏障,將後邊載貨的空間分成兩排,每一排各設有六個小隔間,每個隔間可容納一人。

拍攝視頻的男子相信是在介紹這個新設的安全距離措施,並透露「這就是為這些員工所做出的安排。」他隨後表示:「當他們抵達(目的地)後,他們就會這樣下來。」卡車上戴有口罩的12名客工在收到指示後,便一個一個地下車。

視頻中可見,坐在靠近車尾的兩名客工率先下車,坐在他們旁邊的另外兩人則需要拉開銜接屏障和卡車底座的小鎖頭,並將屏障移到中間後,方可下車。接下來,其他客工也重複同樣的動作,逐一下車。

這個視頻上載到網上的將近三小時里,已有810人轉發,超過1100個人點贊,以及280多人留言。

雖然這個設計很有創意,但網民紛紛認為設計存有安全隱患,表示「我理解這個想法,但是在緊急剎車或發生嚴重事故的情況下,我認為使用巴士會比較安全」「不是個好方法,如果發生意外時,他們該如何逃離」「乾脆採用迷你巴士,讓他們隔開來坐,更安全且舒適」。

另有網民認為,這樣的設計並不能完全防止病毒傳播,表示「浪費錢做不必要的隔間,你如何確保在卡車移動時,病毒不會從空中傳播給另一個人「 「這根本行不通,冠狀病毒是通過空氣傳播的病毒」。

對此,新加坡這所建築公司答覆新加坡當地媒體詢問時強調,這只是公司內部在考慮的一種模式,目前尚未實施。該公司補充,在當前形勢下,公司非常關注員工的健康,並且會持續尋求改善措施,以維護員工的健康和福祉。

新加坡各家德士業者逐步使用SafeEntry的系統

疫情反彈之際,除了新加坡本地公司出奇招保證乘車距離安全之外,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也正同各家德士業者合作,逐步落實SafeEntry的系統。

從本周二起,新加坡德士逐步採用SafeEntry訪客登記系統,以更好地追蹤在路邊召德士的乘客。據新加坡當地記者觀察,大部分的德士還未設置SafeEntry QR碼。而有司機反映,掃描現有追蹤QR碼的乘客不多。

雖然SafeEntry QR碼已推出兩天,但不少德士仍在使用早前推出的統一追蹤QR碼。乘客以往在掃描統一的QR碼時,需要填入自己的個人聯絡方式、上下車的地點,還有德士的車牌號碼。但現在有德士已經在採用新的SafeEntry系統。而乘客的使用方式也類似於進出商場一樣,只需要掃描QR碼登記就可以了。新加坡本地最大的德士業者康福德高表示,正在同陸路交通管理局合作實施這套系統。

全國德士師傅協會執行顧問洪鼎基表示,一些年長者可能沒有智慧型手機,無法掃描QR碼登記,因此建議他們索取收據做為記錄,如果有需要可提供給當局方便他們追蹤。

新加坡全國德士師傅兼私人計程車司機協會執行顧問表示:「因為它已經日期、地點、車牌號碼都有了。你可能只要記錄下來說我是在什麼地點搭車、什麼地點下車,就可能給予你比較多一些方便。」

如果新加坡民眾有需要乘坐公共運輸工具

最實際的做法是所有乘客在搭公共運輸工具時繼續戴口罩。

另外還要注意以下細節

公交時注意保持與他人的距離,上車時避免擁擠有序上車。乘坐公交車出行一定要全程佩戴口罩,不要亂摸公共扶手、座椅。如果可以,儘量在行駛過程中保持空氣流通,也不要用手直接揉眼睛,避免與周圍人在車上閒聊,更不要在車上吃東西。

下車到單位或回到家中第一件事一定要記得洗手,然後將大衣外套掛在通風處或直接曬在通風處,有條件的儘量將隨身攜帶的包和鑰匙等用酒精棉擦拭消毒。

進站時不要擁擠,注意間隔,刷卡進站不要與門禁接觸。地鐵站內的通風設施要好很多。疫情期間,幾乎所有地鐵都開啟了全面通風模式,所有通風設備不斷進行循環,同時每天對空調系統、客服中心、衛生間、母嬰室等集中公共區域多次消毒。

乘坐期間必需全程佩戴口罩,儘量不要觸碰公共扶手,選擇人少的車廂乘坐,避免與人群進行過多接觸。

如果是德士的話應該做好以下防護:

首先,上車時避免與車門直接接觸,如果沒有手套,也儘量使用紙巾開車門,總之就是儘量避免直接接觸。乘車時切記不要在車上吃東西,如果路段不堵車儘量打開一邊窗戶通風。同時減少不必要的聊天。下車後及時洗手,對隨身攜帶包等物品進行消毒處理。

其次,除了口罩是出行全程需要佩戴以外,如果條件允許,建議大家選擇佩戴一些醫用手套,或者一次性手套,避免皮膚與扶手等直接接觸,如果手上有傷的話千萬要記得戴手套。另外出行前記得準備好酒精棉或者消毒濕巾等物品。

最後,如果出行目的地距離較近,還是建議大家儘量選擇步行或者騎自行車出行。騎車時口罩依舊是必備的,同時儘量佩戴手套,騎車前使用隨身攜帶的酒精棉給車座和車把手進行擦拭消毒即可。騎車時儘量不要在路程中過多停留,避開人群。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550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7011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6840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6156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5301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275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閱讀
新加坡留子們必看!在新加坡地鐵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險挨罰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3591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與新加坡人結婚有醫療和生育補貼?官方回應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3078次閱讀
24萬富豪集體湧入新加坡!他們為何對獅城情有獨鍾?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