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下,失業裁員風波仍在繼續…… 第三季度預估數據出爐,新加坡或將迎來幾十年間最大的裁員潮!

新加坡人力部10月30日發布第三季勞動市場預估報告,預計有9100人遭裁員,比第二季的8130人還多!
要知道 ,新加坡第二季度是疫情最嚴重的「封城期」。
誰也沒想到解封后,疫情好轉後反而裁員來得更加兇猛!!

據說第三季的裁員人數已經要超過新加坡在亞洲金融危機、網際網路泡沫和SARS時的峰值。
馬上就要突破全球金融危機時候的裁員人數了(2009年第一季度裁員12,760人)。

2020年第三季度,新加坡勞動力市場裁員人數9100人

2020年9月,新加坡居民失業率為4.7% —— 這個數字仍在繼續增長

2020年第三季度,新加坡整個勞動力市場的就業人數動態減少了26,900人 為啥第三季度的裁員失業比第二季度嚴重?
原因很簡單,政府的補貼力度沒有這麼大了。

新加坡在第一、第二季度史無前例地先後公布了四個財政預算案、共耗資929億,等同於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GDP) 的20%。
其中對企業幫助最大的,莫過於僱傭補貼計劃:本地員工的薪金首4600元,可獲政府高達75%的資助。

這個本來只在5月阻斷期享有的補貼一再延長。
最近依然有相應的補貼,但是遠遠沒有那時候所有行業補75%的薪水力度那麼大。
國務資政兼社會政策統籌部長尚達曼也坦誠了這個殘酷的現實。


(圖源:海峽時報)
在上周六《海峽時報》的社論中,他提到政府現在已經沒有財力,像疫情初期那樣補貼了。
「我們現在正在一個過渡期,我們不能像疫情暴發初期時那種程度去保住所有工作和企業,並維持同等的工業生產力。許多國家也沒有足夠的財政能力這麼做。」

也就是說,新加坡政府要把一張無形的大手悄悄拿開了,現在新加坡市場真正到了「優勝略汰」、「弱肉強食」的階段。
尚達曼說:「我們不得不允許creative destruction創造性破壞,為了長期的經濟活力。」
所以現階段,新加坡必須戰略性地允許一些崗位被淘汰。

新加坡接下來幾年的關鍵是創造足夠的工作,確保不像其他國家一樣面對長期失業問題。
尚達曼保證,政府要避免新加坡人受困於低技能、低收入崗位。
這裡兩天一個官方的視頻刷屏了我們的朋友圈。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製作的招商宣傳影片,名為《Dear World》(致世界),中文版發布在「企航新加坡」的公眾號上。
影片用新加坡的口吻,向世界發聲,表達了新加坡在艱難時期,在人才、貿易、投資方面,依舊保持高度對外開放態度。
正在面臨的危機的樟宜機場和新航;
也有長期以來的外資合作夥伴;
還有斥資4億新幣即將在新加坡設廠的現代汽車等未來合作夥伴。
現代汽車在新加坡建廠,這是時隔40年,新加坡再次迎來汽車工業。


李顯龍參加現代汽車線上動土儀式 視頻中沒有提到的,中國科技三巨頭其實也即將彙集新加坡:
中國社交媒體和遊戲公司騰訊(Tencent)計劃把新加坡作為區域中心。
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則正在探討向本地科技公司Grab投資30億美元(41億新元) 位元組跳動(TikTok的母公司)有意以新加坡為戰略據點,向亞洲其他地區和全球市場擴張,未來三年將投資數十億美元,

來源:reuters
新加坡做這樣的招商引資視頻,目的只有一個「救經濟、創工作」。
1985年的時候,新加坡突然陷入經濟衰退,當時小坡政府在《華爾街日報》上面刊登整版招商引資的廣告。
《誰會瘋狂到在經濟衰退時投資新加坡?》
報紙廣告上有當時9大跨國企業的全球總裁簽名,有好多家公司時至今日還在新加坡耕耘。

在每一次經濟危機時,新加坡都足夠靈活和謙卑,為了戰勝一次次危機。
而新加坡本土如果留意一下,也有不少工作機會。
今天最新的新聞,幼教行業有1900個職位空缺,其中85%是學前教育老師、學前教育中心負責人和託兒設施經理等白領崗位。

來源:CNA
危機總會過去,小紅點,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