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度靠「內功」把疫情控制的很好,甚至有兩天無新增病例。但是從3月初開始,新加坡先後發現兩個新感染群,單日新增病例數也有兩次衝到兩位數,總病例數跳升至160起!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是新加坡的「佛系抗疫」失敗了嗎?

其實最近新增的主要病例都來自兩個新感染群。新加坡衛生部長顏金勇(3月10日)揭示了其中的原因。他表示,這與一些感染者不負責任的行為有關。
顏金勇提供的數據顯示,Wizlearn Technologies感染群的14個病例中,有9人是該公司職員,當中有三人在身體出現不適後仍繼續日常活動,包括到公司上班和外出開會。
其中一名職員把病毒傳給家屬,而這名家屬在出現症狀後,也同樣繼續日常活動,因此造成了與這個感染群相關的另外四起病例(非該公司職員)。
而裕廊戰備軍協俱樂部的私人晚宴感染群,首先是一名身體已出現不適的婦女仍出席了2月15日的晚宴,她可能是導致18名出席晚宴者感染的源頭。而這18人當中,有10人在身體不適後仍繼續日常活動,這又導致了另外17名未出席晚宴的人被感染!

目前,與這個晚宴感染群相關的病例已達到36人。這是本地目前最大的感染群。
衛生部早前已發出呼籲,出現身體不適者應儘快看醫生。衛生部也要求所有診所對出現感冒或呼吸道症狀的病人,一律給5天病假。他們應儘量留在家中休息,不應繼續外出進行日常活動。
根據衛生部長公布的數據,在本地160個確診病例當中,共有35人在出現發燒或呼吸道症狀,甚至是在求醫後,未減少與他人的社交接觸。也就是說有超過兩成(22%)的人,即便在生病後仍繼續上班,或進行日常活動。
而這顯然是導致本地出現「新一波」疫情的主要原因。

另外,部長也呼籲公眾,在生病後請向同一名醫生求診、避免頻繁更換或到不同診所看病,好讓同一名醫生跟進病況,做出適當的判斷,以決定是否應讓病患接受冠病檢測。
數據顯示,在已知的確診病例中,有38人(24%)曾向超過一名家庭醫生求診。其中有八人到三間或更多診所求診。有人甚至一天內就去了兩家診所看病。
顯然這並不是好的就醫習慣,尤其在目前非常時期,不但有可能增加感染他人的機率,還有可能耽誤自己,令醫生難以做出正確判斷。
請記得,生病儘早看醫生,生病儘量不出門,出門請一定戴口罩。
對抗新冠疫情,人人有份,大家都應該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