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支持科學研究冠病19(COVID-19),患病的女教友接受鼻孔後腔取樣本至少20多次,甚至被「戳」出血也不退縮。
本地冠病19確診病例第38例是新加坡基督生命堂的52歲女教友,她於2月7日入院,10天後痊癒出院。這名女教友昨天(2月23日)接受《新明日報》面訪時,神采奕奕。她笑說,身體還未完全復原,目前走路還有些喘,但精神狀態很好,她很感激身邊所有幫助過她的人,尤其是醫護人員和新加坡基督生命堂的教友們。

52歲女教友說,醫生表示她的症狀特殊,她為此加入病毒研究計劃,每天進行鼻孔採樣,有時一天可采至7次,鼻孔內腔一度出血。(陳佩敏攝)
女教友說,醫生指她的症狀很特殊,院方詢問是否願意加入病毒科學研究計劃時,她二話不說就答應了,希望能為社會做點回饋。
她描述,首次進行鼻孔後腔取樣本時,疼得眼淚直掉,這個過程在她住院時重複了不下20多次,每次醫生會用棉簽探到鼻孔最深處,採取樣本,兩邊都要進行,由於採集太多次,第7天就時候就出血了。 她堅定信仰和意志,不畏疼痛,今天仍回院進行樣本採集並抽血。
她在住院期間採取「既來之,則安之」的態度應對:「住院時,我看到很多假新聞天花亂墜,我知道這都是人們的恐懼,但我想告訴新加坡人,我們有高素質的醫療條件和資源,不要恐慌,要相信醫療團隊,儘量的休息,一定會雨過天晴。」
令她慶幸的是,30多名與她有密切接觸的朋友,在檢測後,沒有人感染病毒。
穿病服出院 不知會否被「打死」?
女教友出院時匆忙,除了不斷消毒物品,她因沒有換洗衣物而穿著病服,並把消毒後的包包和物品放在塑料紙袋中,一身病服出了院。

女教友出院時匆忙,除了不斷消毒物品,她因沒有換洗衣物而穿著病服,並把消毒後的包包和物品放在塑料紙袋中,一身病服出了院。(受訪者提供)
「當時聽護士說,他們拎著護士服坐公共巴士都會被罵被趕下車,我想我穿著病服出來,大家會不會誤以為我偷跑出來。」
她開朗笑說:「那我不是要被『打死』?」 最終她乘搭Grab回家,她向司機坦露事情,不料司機十分開明地說,只要出院就不算有病毒者,因此不介意載她,她為此也感到十分欣慰。
記者:林藝君 江欣如 鄭書逸 曾薪機 攝影:陳佩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