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部長黃循財8月27日走訪新加坡理工學院,觀察學員在建築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簡稱BIM)管理專科文憑課程學習利用數位技術構建虛擬三維建築結構圖。此課程將有助學員把握數碼設計、項目管理和智能設施管理等方面的就業機會。學員可從為期12個月的專科文憑課程獲得數據分析等技能,也能通過實習增添職場經驗。

新加坡精深技能發展局透露,有超過半數的學員是年齡超過40歲的中途轉業者,其中資訊科技領域的課程最熱門。
「新心相連」計劃是技能提升也是就業輔助
「
有學員表示「我是在6月份的時候被解僱的,我是在想因為疫情關係,市場也不是很好,所以就決定上這個課程來增進自己的知識,還有加強我所學過的東西。我希望上了這個課程會讓我有更多管道去找別的工作。」
該計劃針對存在就業機會的行業領域推出各種相關課程。例如從8月起,建築環境領域將逐步推出近900個培訓機會,參與的培訓機構包括建設專科學院和多所大專學府。這個領域首先推出的逾10種課程將供中途轉業者報名參加,涵蓋建設與設施管理、保安與環境服務等行業。精深技能發展局也與數家集團合作,確保學員獲得合適的工作機會。
「
精深技能發展局局長王治權發表言論「新心相連技能提升計劃不只是培訓而已,而且有就業輔助,我們希望每個學員在課程之中或者之後能找到工作。課程的模式是短期、單元化,這允許學員們,如果隨時找到工作的話,可以退出課程,立刻就業。」
有學員認為課程不僅內容豐富,涉及技術性的問題,能當面向具有專業知識的導師討教,而且費用非常實惠,為期12個月的課程學費為1000元,並可申請技能創前程補助金。
有行業領導者也參與計劃,確保課程能傳授學員業界所需的技能。BIM管理專科文憑的學員在上課九個月後,可選擇到凱德集團或CPG集團接受三個月見習。課程結束後,兩家企業也可能考慮聘請畢業學員。
700人參與「新心相連」計劃提升技能
「新心相連」技能提升計劃推出的全日制培訓課程介於六個月至12個月,適合打算提升技能的求職者。由於課程的短期和單元化性質,期間學員若找到工作,可選擇中途退學。

精深局接下來幾個月會密切關注求職者的需求和興趣,與相關行業領域合作推出培訓課程。精深局局長王治權說:「我們願意根據需求進行調整,而這取決於參加計劃者的興趣和技能水平。」
新心相連技能提升計劃自7月推出以來,已提供超過10,000個培訓名額,近700多人報讀超過40個課程。精深技能發展局表示,接下來還將推出10,000個學額供民眾報讀。這項計劃不僅幫助應屆生增添實習經驗,也幫助中途轉業者更快融入新領域。
就業困境,不僅中年轉職人員在面對,應屆畢業生同樣處境艱難,新加坡政府為了緩解這一困境也陸陸續續推出了一系列援助計劃,和各大高校攜手幫助應屆生緩解就業壓力。

政府援助:
新加坡政府承擔八成培訓津貼,超過280個機構為大專畢業生創造4000個培訓機會
符合條件的畢業生可以通過12個月的培訓學到該行業的相關技能,以及在疫情暴發期間招聘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建立專業聯繫網絡。
參與者每個月預計將能獲得1100新元至2500新元不等的培訓津貼,視培訓計劃的技能和工作要求而定,這相當於同資格起薪中位數的五成至七成。政府將承擔培訓津貼的80%。
參與培訓計劃不代表正式受聘,因此提供培訓機會的機構無須繳交公積金,但他們也不會享有僱傭補貼計劃的補助。
校方援助:
助應屆畢業生進修額外技能,六所公立大學5月起免費提供四單元課程
南洋理工大學為應屆畢業生提供3200新元的進修補助津貼,比校方自2017年起為所有校友提供的進修補貼多一倍。截至2021年6月,南洋理工大學應屆畢業生可利用補貼進修至少四門CET單元課。
南洋理工大學應屆畢業生也可利用補貼,完成一系列指定的CET課程後,獲頒一份「微碩士證書」(MiniMaster's Certificate)。
新加坡國立大學也推出額外的150項CET課程,以及超過20項證書課程,讓應屆畢業生有機會進修如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金融與會計,以及商務管理等技能。
新加坡國立大學今年的畢業生可享有達26天的免費培訓天數,比歷屆畢業生多一倍,可用來進修至少四門CET課程。
校方援助:
免費技能課程、工作配對……
各大理工學院紛紛推出額外舉措,
助應屆畢業生渡過難關
義安理工學院的畢業支援配套包括約380個校園工作、工讀課程及就業機會。教育與職業輔導中心也繼續為學生服務。
從6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共和理工學院的加強版校友技能培訓計劃開放超過80項技能模塊課程(Skills-Based Modular Courses)和200門技能創前程新興技能系列(SkillsFuture Series)課程,免費供畢業生選三門修讀,範圍涵蓋人工智慧、數據分析等,鼓勵學生抓緊時間提升技能和就業能力。
淡馬錫理工學院則表示,將向超過5000名應屆和剛完成國民服役的往屆畢業生提供一次性500元津貼,報讀指定範圍的技能創前程課程。院方也將加大職業指導與工作匹配的力度,如提供至少60個短期工作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