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研究員從廢水提取微生物蛋白 作為魚粉替代品

魚粉是養殖水產的主要飼料,這種由野生魚兒加工製成的飼料,可能導致過度捕撈,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本地就有研究人員從大豆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水,提取微生物蛋白作為魚粉的替代品。
食品公司浸泡大豆時所產生的廢水,一般會排放到廢水廠。但南洋理工大學和淡馬錫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廢水中含有益生菌等微生物,可培育出單細胞蛋白,能為水產提供營養,促進它們健康成長。團隊目前已成功利用這類單細胞蛋白,替代養殖亞洲鱸魚飼料中一半的魚粉。
在為期24天的實驗當中,以傳統魚粉所飼養的魚兒和以混入了單細胞蛋白的魚粉所飼養魚兒,它們的成長程度是沒有顯著差異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以混合魚粉所飼養的魚兒,它們個別大小反而更加一致。
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環境生命科學與工程中心研究員吳宜修博士說:」製造魚粉是要用野生捕獲的魚,野生捕獲的魚數量減少的話,成本就會增高。所以如果我們在新加坡國內製造另外一種蛋白質的話,這樣製造這些魚飼料就會比較穩定。還有一個方面是食品業有很多的廢水,我們是希望廢物利用來增加廢水的價值。
研究團隊接下來也會對更多魚蝦和不同類別的食品廢水展開實驗。
淡馬錫理工學院水產養殖創新中心主任曾碧仙博士說:「不同物種所需的蛋白質分量不同。這應該是沒問題的,因為從實驗結果來看,單細胞蛋白含有大量胺基酸和脂肪酸,而這正是組成魚類蛋白質的基本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