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港務集團(PSA)為應對港口擁堵問題,重新啟用岌巴碼頭舊泊位和堆場,以提升貨櫃處理能力,從每周50000 TEU提高到820000 TEU。新加坡港與巴生港候港時間由2天延長至7天,貨物到達時間出現延遲。全球航運業受紅海地區衝突影響,貨船繞行,東南亞極端天氣加劇了新加坡港的擁堵狀況。

新加坡計劃今年晚些時候新增3個泊位,並加快投入使用,以提高貨櫃處理能力。根據新加坡2030年市政發展規劃,岌巴碼頭等將搬遷至大士區域,南部瀕水區將轉型為集生活、工作和娛樂功能的新區域。
Linerlytica報告指出,新加坡成為貨櫃市場的瓶頸,等待停泊的總容量超過50萬TEU,導致航運公司取消新加坡港口停靠計劃,加劇下游港口問題。新加坡海事和港口管理局(MPA)與港務集團及業界合作,準備迎接更多船隻抵港,減少延誤。

全球航線擁堵,氣象問題加劇,2024年可能成為史上最熱一年,巴拿馬運河航道缺水可能影響航線。歐元區5月PMI初值超預期,歐洲製造業及服務業需求恢復,美洲市場也出現類似情況,海運運輸旺季提前到來,運力供應不足。
除新加坡外,德班、達曼、吉大港、科倫坡、傑貝勒阿里等港口也面臨嚴重擁堵。印度卡馬拉加和維薩卡帕特南等港口開始轉運業務。滙豐銀行報告指出,貨物運輸效率低下,承運商取消長途航線上的區域停靠和空白航班,降低運力。市場上船舶和貨櫃供不應求,200萬標準箱運力在港口外滯留。
美國銀行預測,紅海航運要到2025年4月才能恢復正常,運費將繼續上漲。法國達飛海運預計,新船交付將提振全球海運運力,運費未來有望下降。地區衝突和消費需求強勁導致的運費上漲壓力預計在今年下半年下降。
新加坡港務集團採取有效措施,通過重新啟用岌巴碼頭舊泊位和堆場,提升貨櫃處理能力,緩解港口擁堵壓力。同時,新加坡政府和相關部門正積極應對,通過增加泊位、合作減少延誤等方式,努力改善當前航運市場面臨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