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每個月花89元來置裝,你會選擇買一件快時尚品牌連身裙,還是租借六件設計師品牌的時裝?
對於永遠都嫌衣櫥少一件衣服的女性來說,後者或許能帶來更大的滿足感。更何況,衣服穿了之後不用洗,只需通過手機應用發出通知,就有遞送員帶著新一批的衣服上門來替換。這正是時下流行的「共享衣櫥」概念。
衣櫥空間無邊界
說到「共享衣櫥」,不得不提 Style Theory。它是本地最早推行共享概念的衣服出租網絡平台,業務在短短六年間,從新加坡擴展至印度尼西亞和香港,是本區域最大的衣服租借公司之一。
租借禮服服務在本地市場存在已久,但 Style Theory 是以出租日常服裝為主,並以此開創新趨勢。不同於以往只在特殊日子租衣服,現今不少女性也會在平日上班或周末約會時穿租來的衣服,為自己製造新鮮感。
用租的方式,意味著無需付出太多置裝費,就能擁有源源不絕的衣服供應,也無需為處理衣櫥里堆積如山的衣服而煩惱,可說是一種兼顧個人需求與環保的新生活方式。

▲林瑞琴和丈夫 Chris Halim
開創共享衣櫥平台
Style Theory 的創辦人是 Chris Halim 和林瑞琴這對夫妻檔。林瑞琴受訪時表示,當初創業的原因很老套,就是自己常被丈夫反問:「為何花了很多錢買衣服,卻還是覺得衣服不夠穿?」她就此詢問朋友後發現,原來不少人都有這樣的困擾,於是萌生了「到別人的衣櫥找衣服」的想法。
足不出戶就能試衣
2016年,這對夫妻搜羅了千件適合本地白領的衣服,正式開設租衣平台。

▲租用時裝和包包
日漸成為一種生活趨勢
平台採用會員制,只需每月付費就能在平台上挑選衣服,並有遞送員把衣服送上門。若選擇價格最低的89元配套,每月可租兩盒(共六件)衣服。

▲會員配套包括衣服遞送服務
林瑞琴表示,平台上最受會員歡迎的其實是可供租借九件衣服的129元配套。隨著共享衣服概念越來越能被消費者接受,他們逐步增加了衣服的種類和款式,目前已達到四萬款。除了日常服裝、宴會裝,也加入了孕婦裝。
服裝來源方面,從最初選擇獨立設計師的作品,到如今甚至把世界時裝周等級的品牌納入選項中。如此一來,有的顧客直接把平台當成了試衣間,在決定是否要買某件時裝前先租來穿,不用踏出家門,就能試到新衣。
「雖然每件衣服的成本不一樣,但我們沒有限制哪些配套的會員可以選哪些衣服,都可任選。」
上班族女性是平台最主要的顧客群,她認為,這是因為他們的服務符合忙碌上班族的需求——款式多樣,方便挑選,無需洗燙,省時省力。
包包出租同樣紅火
隨著衣服租借得到極大迴響,公司在2018年推出名牌包包租借服務。租包配套從每月129元起,每月可租一個包。目前,平台上共有1,600個包包款式供選擇,包括許多知名的奢侈品牌。這些包包有的由歐洲經銷商供應,有的則是本地公眾所寄售。
林瑞琴表示,歡迎公眾把家中閒置的包包交給他們寄售或出租,這樣不僅能減少資源浪費,也能賺取一筆被動收入。目前,包包出租的使用率已和服裝不相上下。同樣的,也有顧客向他們租包包來試用,以決定要不要掏錢購買。
然而,儘管「共享」形式日益被接受,但還是有人想要長期擁有自己喜歡的衣服或包包,也有人仍然不習慣和別人共享衣服。為滿足這類顧客的需求,他們在三年前開設了另一個出售二手衣服和包包的平台,推動資源循環。
可持續穿衣方式或成日常
據林瑞琴觀察,Style Theory 的顧客有年輕化的趨勢,這或許跟環保意識日益提高有關。年輕一代更易接受可持續、非傳統的生活方式,在購物習慣上也更有主見。
各種服裝中出租率最高的是上班和休閒外出服,這反映出越來越多人已把環保穿衣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中,支持少買多租,減少丟棄衣服。
她說:「開始時,本地人對共享衣櫥沒什麼概念,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做教育和推廣。如今六年過去了,我們看到了成果,努力沒有白費。我們很幸運,也感到很驕傲。」
公司目前的會員人數,已從最初的150人激增至40萬人,增長速度勢不可擋。由此看來,可持續的穿衣方式在未來很可能成為日常,繼而為環保帶來助益。這也是公司的宗旨。
林瑞琴表示,為更深入貫徹可持續的理念,公司也主張直接和時裝設計師分享顧客穿衣喜好的調查數據,以便設計師能更精準地抓住消費者的偏愛。這樣一來,所設計出的每一件衣服都能吸引眾多的目光,避免了資源浪費。
他們也希望與服裝零售商和分銷商分享經驗,讓他們了解這種新型消費方式。理想的結果是,整個服裝產業在可持續發展的框架下,共同作出改變,形成可循環的產業模式。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