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部長表示,精通多語言意味著將獲得更多的「經濟機會」和更緊密的社區關係。
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Ong Ye Kung)在昨日表示,儘管雙語一直被譽為新加坡的優勢之一,但許多歐洲學生已經在學習多種語言。
王乙康先生講述了他的歐洲同學在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髮展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攻讀工商管理碩士(MBA)課程時,是如何至少掌握三種語言的。

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手持麥克風)和歐盟大使,與來自21所學校的學生對於外語在全球化世界中的重要性進行討論。(圖源:聯合早報)
在一個為期兩周的項目的開幕式上,王乙康先生向大家分享了這段軼事,以說明新加坡為何應該鼓勵學習外語。

提問環節
一個學生主動提問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
如何讓更多的新加坡人精通外語?
01
第三語言
歐洲等國家的語言
王乙康先生指出,「第三語言」的群體各不相同。他表示,學習歐洲等國家的第三語言「可以讓我們進入好的大學、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從而獲得經濟機會」。
02
第三語言
地域性語言
他補充說,地域性語言是第二種對新加坡人有用的語言。
「在新加坡這樣的小市場,這對我們來說是機遇。當新加坡人走出國門時,掌握多語言將可以幫助我們在這些市場擁有更大的發展業務的機會。」他表示。
03
第三語言
其他國家種族的文化
另一種需要學習的第三種語言是來自其他國家種族的生活在新加坡的人們說的語言。
「大家需要學習中文、馬來語或泰米爾語,我發現這是特別有意義的。因為作為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你對一個社區中的不同文化了解得越多,你與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們就能越親近。」
他以芬蘭為例,當地人首先學習芬蘭語,然後是瑞典語,因為有很多瑞典人居住在芬蘭,這讓他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和聯繫更加緊密。

敦促新加坡人學習多語言
來自21所學校的約40名學生出席了在璧山舉行的教育部語言中心舉行的討論會。王乙康先生、歐盟駐新加坡大使Barbara Plinkert先生以及來自芬蘭、法國、德國、義大利和羅馬尼亞的大使在會上談到了外語在全球化世界中的重要性。
此次討論會旨在提高學生的全球意識和跨文化技能。

歐盟駐新加坡大使Barbara Plinkert(左)和芬蘭大使Paula Parviainen在昨天的小組討論後對學生們說。歐洲大使將訪問當地學校,就歐盟問題進行會談。(圖源:聯合早報)
比利時駐新加坡大使Andy Detaille表示:「此次討論會將加深新加坡和歐盟人民之間的了解。」
小組成員還被問及歐盟國家為鼓勵在亞洲學習歐洲語言而採取的步驟,以及如何在「可能失去原本意思的翻譯中」更好的學習掌握單詞。
在回答後一個問題時,羅馬尼亞大使Florin Tacu表示,儘管現在擁有較為全面的翻譯技術,但「仍有一些詞語是無法完整精準翻譯的」。他建議大家在學習時多加了解異國的文化,以便更好地學習語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