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起)民主黨主席淡馬亞教授(Paul Tambyah)、行動黨前國會議員陳清木、民主黨秘書長徐順全及工人黨黨秘書長畢丹星。(取自淡馬亞面簿)
作者
沈澤瑋
2月6日應該是個吉日。哈莉瑪總統在總統府辦今年首個開放日,差點當上總統的陳清木也在住家半了招待會,廣邀反對派陣營人士相聚。
(紅螞蟻嗅出「互別苗頭」之意,你有嗎?)
大年初二,在新加坡人忙著拜年之際,一個新加坡版「希望聯盟」是要悄悄成形了嗎?我們先來看看有哪些反對黨人士參加了這次的「群英會」,而且是第一時間在面簿上公告天下。

民主黨主席淡馬亞教授(Paul Tambyah)在面簿上,發出一張他和本地兩大反對黨的秘書長——工人黨黨秘書長畢丹星、民主黨秘書長徐順全及陳清木的合照。
人民之聲領導人林鼎也告訴廣大網民,他出席了陳清木住家的「開放日」活動。林鼎還說,2019年對各反對黨來說將是美好的一年,在來臨大選中,新加坡人將能享受渴望已久的民主和問責的權利。

新加坡民主聯盟主席林睦荃也「打卡」了。

人民力量黨秘書長吳明盛發帖了。

吳明盛還留言說, 人民力量黨派了「代表團」去參加陳清木在住家舉辦的招待會。從吳明盛分享的照片看到,前總統選舉參選人陳欽亮也現身了。
時不時在面簿上發言批評體制的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前首席經濟師楊南強也出參加聚會。(如果正式加入反對陣營,應該算得上是重量級人物。)

左二為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前首席經濟師楊南強。(取自Remy Choo Zheng Xi面簿)
人民黨黨員張媛容和拉維(Ravi Philemon)也在面簿上發圖,表示他們到場了。


人民行動黨成員也參加「群英會」?
拉維還為此寫下一篇博文。根據他的敘述,「出席者也包括一些執政人民行動黨成員」。拉維沒有點名是哪些人,也沒有說明這些成員(member)的層級多高。
按拉維的說法,一些媒體人也出席了,他們包括新聞網站The Independent創辦人Kumaran Pillai,時評網站「新敘事」創辦人韓俐穎和《今日報》前總編巴吉(P.N. Balji)。
陳清木有點像金庸筆下的洪七公
就如拉維在他博文中指出的,陳清木通過這個新年大聚會對外展示自己有能力凝聚新加坡各反對黨和公民團體成員。
用華人武俠小說的敘述方式去描繪的話,行走江湖多年的陳清木有點像金庸筆下的洪七公,手拿一根打狗棒,背上負著個朱紅漆的大葫蘆,身法迅雷不可目,不只武功高強還德高望重,是各路人馬都給足面子的「老俠客」。
陳清木今天也在面簿上向出席者表示感謝。他說:
「感謝各位朋友和賓客,謝謝你們在年初二來到我在住家辦的招待會。很高興看到這麼多人,他們來自各個不同的領域,不同種族、不同黨派,大家聚集在一起,度過一個愉快的佳節。」

這一場「拜年大會」看來還是辦得相當成功的,但單憑一個新年大拜拜就能組成一個新加坡版的「希望聯盟」嗎?不容易啊,更多可能只是串門子、摸摸底、通通氣而已。
眾反對黨還未說明將如何與陳清木合作
去年七月,新加坡反對黨丟出一個相當吸引眼球的消息——邀請陳清木主導反對黨聯盟參加下一屆大選。七個力挺這個主張的反對黨為:新加坡民主黨(Singapore Democratic Party)、人民力量黨(People's Power Party)、民主進步黨(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革新黨(Reform Party)、國民團結黨(National Solidarity Party)、國人為先黨(Singaporeans First Party)和人民之聲(Peoples Voice)。但這七個反對黨至今也還沒有提及,會如何和陳清木的前進黨合作。
工人黨至今未針對「反對黨聯盟」表態
關鍵還在於,新加坡第一大反對黨工人黨至今都沒有在組成所謂「反對黨聯盟」的問題上公開表態。到木叔家拜年的工人黨秘書長畢丹星、工人黨的陳立峰、嚴燕松、余振忠等人的面簿都靜悄悄的,沒有主動提到一句話。工人黨是否願意和木叔及他的前進黨進一步配合,態度似乎還相當曖昧,至少沒有公開表達意願。
就這麼巧,就在今天,新加坡民主進步黨(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秘書長方月光宣布卸職退黨,並已申請加入另一個政黨。

(方月光面簿)
沒錯,就是這位光頭先生。
他在2011年首次參加大選。當時他是新加坡人民黨黨員,與反對黨元老詹時中一同出征碧山—大巴窯集選區。他過後加入自2001年大選後就沒有派候選人參選的民進黨。
民進黨方月光退黨 形容新加坡反對陣營像Pasar Malam沒有效率
據早報網報道,這位50歲的商業顧問表示,他已經申請加入一個「更大、更有作為」的政黨,他不便透露是哪個政黨,在正式獲准入黨後,也將由該黨領導人決定是否要做正式宣布。
方月光的退黨原因是:「目前,反對黨陣營就像一個彙集多個小政黨的『夜市』(pasar malam),無論在資源、規模或作為上都沒有效率。反對黨陣營急需整頓,由幾位關鍵、有作為、可信的領導人帶頭,通力合作確保國會議席有至少三分之一由反對黨奪下。如果反對黨陣營一直是分散分裂的,這個局面絕不會發生。」
Pasar Malam,這個用詞十分生動,出自一位反對陣營人士的口中就更有意思了,親身經歷過才知道那種小打小鬧的雜牌軍「夜市效應」是多麼的無效。
在新加坡,從政如果不穿白衣白褲,起步就特別辛苦了,反對黨陣營如果無法達成共識,對新加坡的未來有個共同的願景,單單以「罵政府」的手段來激起群眾的情緒以爭取選票,那最多只能做到暫時性的「抱團取暖」,這種雜牌軍聯盟在大選來臨勉強可以湊合湊合,大家互不爭搶地盤,不要引發三角戰,但大選過後又打回原形、各玩各的。

新加坡七個反對黨代表去年7月28日在民主黨總部聚首,商量討論成立一個反對聯盟競逐下一屆大選。(民主黨網站)
78歲的陳清木有可能當好「反對派聯盟召集人」的角色嗎?要把Pasar Malam(夜市)做成NTUC Fairprice(新加坡大型超市)那樣大規模超市,肯定不是在住家舉辦群英會,或者找人在全島的小販中心吃早餐就可以的。先不要說連鎖超市,就單單是一家超市,誰當收銀員,誰當送貨員、誰當貨倉經理,誰當財務,誰當統籌,誰當總裁,這些職務安排誰說了算?被分配當貨倉經理的想當總裁怎麼辦?
紅螞蟻在《陳清木要當「新加坡馬哈迪」?》一文中就指出,幾個雜牌軍政黨湊在一起,有多少利益要擺平,有多少性格上的衝突要磨合,要真正組成一個統一陣線的聯盟簡直難如登天。
陳清木強調要把新加坡利益擺首位,其他反對黨呢?
最重要的還是,陳清木多次強調,新加坡利益「一定要無時無刻」擺在首位,甚至在個人利益和政黨利益之上,本地所有反對黨的核心人物都有這麼崇高的理想嗎?還是只是攪攪局而已?
93歲的馬哈迪領導希望聯盟去年在馬國大選中一舉擊退老牌的國陣,這一壯舉肯定令新加坡反對黨大為振奮。
先去談論行動黨接下來會如何提高政治競爭的門檻,也先不要說反對黨有沒有提出政策建議的能力(而不只是一味地謾罵政府),反對黨聯盟(如果組得成)在抱團取暖之上,要如何將一盤散沙全倒入瓶子中,把夜市做成超市,恐怕是陳清木和本地所有反對黨面對要跨過的第一道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