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有種無奈的生活,叫做看——「隔壁」!
新加坡隔壁誰?大馬啊!
為毛要看大馬?
因為物價,因為房價,因為匯率,總之都和錢掛鉤。關鍵是,新加坡很多東西都是從大馬進口,特別是農副產品,比如新加坡最愛的榴槤,比如和生活貼的超近的雞蛋,都和大馬息息相關,大馬這邊動個小手腳,新加坡這邊的價格就掀起幾層浪。

比如,前一段瘋漲的榴槤就是真是寫照,雖然後來也暴跌,但這種被捏著口水過日子的生活,確實太難受。
最近兩天,大馬又來新加坡捏脖子了。這次捏的是超接地氣,平民家都非常普遍的——雞蛋。
對於經常買著吃的小夥伴應該不明顯,不過對於經常在家把持爐灶,還有街頭的小販們可是深深的感受到了捏脖子的「痛」。
或許你不知道,最近新加坡的雞蛋堪比「股票」!10天來雞蛋價格漲了三次,10個雞蛋平均起介於2角至3角。
毛毛雨吧!真根本算個錢…但這種漲價帶來了神馬信號?
一個雞蛋就能10天三漲,其他的會不會漲,比如雞蛋的嘛老母雞,比如喂的飼料,比如飼料的原材料等等等…
產業鏈啊!上作為一個口糧食品,其他的口糧食品會不會跟著漲?

「
所以,必須要刨根問底。
這一扒後面的故事還真不少,漲價的原因居然是「隔壁」大馬的雞蛋成了——「網紅蛋」。
現在是供不應求,所以就坐地起價了。
傳說:
「毒雞蛋」入侵亞洲不少地區,使得一些地區如香港的蛋商也轉向大馬農場訂購雞蛋,這直接導致新加坡的雞蛋進口被強行減量了10%。
在大馬雞蛋供不應求,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由於批發價上漲,在新加坡出售的雞蛋零售價也跟著上調。
具體是從18日,多麼吉利的數字啊!
雞蛋先是在18日(每個雞蛋)起了半分錢、22日起一分錢、28日又起半分錢,如今每一個雞蛋的批發價,比兩個星期前平均貴了兩分錢。
現在有些小販已經嚷嚷著飯菜要漲價,那我們的口糧馬上就要漲價了,所以千萬別小看一個蛋2分錢的漲價幅度,如果漲到我們每個人玩里估計就不是2分,最起碼要起價5角,要不就對不起在新加坡拿的那麼點兒薪水。
」

回想整個過程!
是不是趕腳和榴槤漲價的時候是一個套路?
都是供不應求,然後進口價飛漲。
先是榴槤,再是雞蛋,以後估計去新山買東西,價格也不會便宜到哪去,以後在新加坡的日子更不好過了,關鍵不知道明天神馬吃的又要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