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被指在地鐵上摘下口罩大抽電子菸,車廂內煙霧繚繞,SMRT針對此事報警。
這起事件發生在上周四(4月7日)晚上8時25分左右,一名男子被拍下在東西線地鐵列車上吞雲吐霧。
男子乘搭地鐵時拉下口罩抽電子菸,SMRT已經針對此事報警。(視頻來自sgfollowsall)
網上視頻顯示,該名中年男子當時坐在地鐵車廂內的保留座位(reserved seating),還將自己的背包放在旁邊的空位上。他脫下口罩,一邊低頭滑著手機,一邊抽著電子菸,還大口吐出煙霧。旁邊的乘客只能將頭扭到另一側,疑似在閃避煙霧。
SMRT在回復媒體問詢時表示,目前已接獲通報,會嚴肅看待這種影響他人安全的行為。SMRT鼓勵乘客時刻戴好口罩,遵守乘車的安全規則,一旦發現類似情況,應該立刻向工作人員通報。
根據現行的防疫條例規定,搭乘地鐵等交通工具時,公眾仍需戴好口罩。
根據環境局網站,為保護非吸菸者不在通勤時吸入二手菸,新加坡所有公共運輸工具都禁止吸菸。若在公共運輸工具內吸菸,會被罰款200元至1000元。
根據菸草法令,新加坡禁止進口、分銷、銷售包括電子菸及其配件。一旦罪成,初犯者可面對最高1萬元罰款,最長六個月監禁或兩者兼施;重犯者可面對最高2萬元罰款,監禁最長12個月或兩者兼施。非法購買、使用電子菸的違例者也可被罰款最多2000元。
林德坤:吸菸破壞聽力 風險不容忽視
一般常聽到造成聽力受損的原因有老化、長時間處於高音量環境或疾病相關因素如耳朵感染。
一手、二手菸為聽力受損的導因卻不常被提起。或許吸菸的習慣太普遍,這個導因融入背景,人們甚至醫者、專家講到失聰時,都忽略了。

(海峽時報)
然而,吸菸大幅增加聽力損失風險是有可靠醫學根據的。研究顯示,吸菸者失聰的機率高於非吸菸者1.69倍。而且煙毒破壞聽力的機轉,和一般老年聽力退化有所不同。專家們認為煙毒擾亂了耳朵微血管血液的流動,引起耳內煙毒累積,進而破壞了耳朵,造成聽力損失。這醫學證據和論述較少聽到,所以有必要一提。
在聽力破壞這方面,香菸保持一貫「殃及無辜者」的記錄,視嚴重性,曝露於二手菸者,聽力也會受損。
國大楊潞齡醫學院聽力學系主任威廉·哈爾馬丁(William Hal Martin)教授觀察到,至近期為止,眾多社區舉辦的聽力測試資料中,60歲以上的國人患有某種程度的聽力退化或受損,高達驚人的九成以上。若用全國人口比率推估,可能患有較嚴重失聰,也不算高齡,如在60、70歲之間的人數,恐怕要達到令人昏眩的數以萬計。
《聯合早報》曾以「一人失聰全家難受」的標題報道,失去聽覺對個人及他人的磨難。我真不希望銀髮失聰的海嘯還要加上煙害型失聰的推波助瀾。
除了癌症、心臟病等等以外,聽力破壞只是一個鮮少被提起的吸菸禍害。1986年新加坡衛生部曾許下宏願:「朝無吸菸者國度邁進」。在健康、環境、經濟、鄰里關係各方面,傳統煙、電子菸百害無一利。期待新加坡政府莫忘初衷,立法催生無煙世代(Tobacco-Free Generation)的到來。
文:劉芸如、林德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