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南北交通廊道建造工程因新冠疫情延期超過一年,但50%以上的公路隧道地基已建好,預計2027年起分階段竣工。
交通部長易華仁星期一(7月3日)書面答覆議員安迪(碧山—大巴窯集選區)的國會詢問時說,南北交通廊道長達21.5公里,穿過人口密集和土壤條件具挑戰的地區,並且超過一半處於地底下。
從海軍部西路到倫多道的高架橋部分計劃在2027年開放,其餘路段則會在2029年開放,包括倫多道至東海岸公園大道的隧道。地面街道也將重新規劃,以步行、騎行、公共運輸和社區空間為優先。
銜接北部與市中心的南北交通廊道,建成後將是本地最長的優先暢行廊道,擁有專屬巴士車道、腳踏車主幹道和人行道,支持新加坡減少用車的願景。
配合建設工程,瑪麗蒙路、新民道和碧山22街的交界處今年4月30日起改成臨時交通圈,讓承包商能在交界處地底下更安全及有效地展開隧道工程。受影響路段預計明年中恢復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