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新加坡孩童與青少年「不好動」 過半沒有每天運動一小時

2023年01月14日   •   4788次閱讀

(聯合早報)

作者 王震宇

年有研究指出,在2020年實施病毒阻斷措施期間,新加坡孩童有「發福」的現象。

一個關鍵因素是,因配合防疫限制而使戶外活動被迫暫停,導致孩童運動頻率驟減,以致當阻斷措施解除後,他們的體重還是「節節攀升」。

如果說上述研究中的孩童增重還算情有可原,那最新的一項調查,或許能更準確反映新加坡小孩和青少年運動量的實際情況。

獅城青少年每日運動量近乎「不及格」

近日,一個名為《孩童和青少年的體育運動成績單》的研究,公布了調查結果。

數個工作小組收集了來自57個國家和地區的資料,並由一個國際專家小組評估,幾名來自新加坡的學者及代表也參與其中。

新加坡研究員將2010年至2020年、年齡不超過18歲的孩童和青少年的相關數據納入研究範圍。

新加坡至少有54%的孩童和青少年,沒有每天至少花60分鐘進行適度或強烈運動。(海峽時報檔案照)

調查指出,新加坡青少年在整體體育活動(overall physical activity)指標方面取得的成績是:

C-。 按調查採用的分配成績的方式,C-指的是有40%至46%的受訪者在某個指標上達標。

換句話說,新加坡至少有54%的孩童和青少年,未遵循國際建議的每天平均至少花60分鐘進行適度或強烈運動

相比57個國家和地區平均取得D的成績,我國的表現算是高於平均水平,但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接受調查的亞洲城市中,日本在體育活動指標這一環的表現最優異,取得了B-的成績。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唯一的指標,調查還針對其他九個方面供受訪者給予反饋。

我國在其中兩項指標中的成績還算不錯:

社區和生活環境在鼓勵孩童和青少年參與運動的影響力:取得A+(94%至100%的受訪者認同)的成績

政府機構實施的相關政策和條例能讓孩童和青少年有運動的推動力:取得B(67%至73%的受訪者認同)的成績

然而,一旦納入涵蓋10個指標的整體成績來看,新加坡的總成績是C+。

57個國家和地區的平均水平為D+,芬蘭和日本以B-的成績領先。

新加坡組屋區的戶外健身角落及遊樂場。(海峽時報)

針對上述數據,新加坡國立大學屬下的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員得出了以下結論:

新加坡的孩童和青少年,並沒有善加利用體育運動空間及設施。

除了在鄰里設置健身角落,新加坡人住家附近應該也不難找到體育場、游泳池和健身房等運動設施。

去年6月,新加坡體育理事會和保健促進局就推出了全民體育活動指導原則,為四個年齡層的民眾提供運動時長、強度、頻率和種類建議。

當中,指導原則給予7歲至17歲新加坡人的建議是:

每日平均60分鐘的中高度有氧活動;

每周至少三天進行不同高強度有氧活動,和鍛鍊肌肉和骨骼的運動;

走路和騎腳踏車上學、參加體育團體,以及體驗不同活動等額外貼 士。

專家:家長或缺乏相關知識

既然運動設施「無所不在」、連該年齡層該如何保持活躍也有一套方針,那為何新加坡孩童和青少年的運動量還是表現欠佳?

參與調查的其中一名國大研究員穆勒里門施奈德接受《海峽時報》訪問時坦言:

「我們有一個給予支持的社會環境及政府,但現價段的行為指標(behavioural indicators)確實不盡人意。」

專家認為,許多原因導致孩童和青少年缺乏運動的動力。(取自SportSG臉書)

國大醫院小兒與青少年醫藥服務科主任兼高級顧問醫生陳寶忠認為,雖然能使用公園、遊樂場和運動設施的空間,但孩童和青少年缺乏運動的動力。

他說:

「一些可能的原因包括,家中少鼓勵及推動體育活動,多強調學業成就,以及在家裡允許(孩子)更多(使用手機和電腦等的)熒幕時間。」

由竹腳婦幼醫院進行的研究也顯示,家長沒能充分了解孩子每日在體育活動、使用電子器材、飲食習慣及睡眠的時間該如何分配。

孩子的成長過程,父母當然扮演重要的角色,而或許有些家長會對上述調查的評分標註頗有微詞:

每天要運動一小時,會不會有點強人所難?

其實所謂的運動,不一定指必須出門跑個步或游個泳才算數,只要不長時間待在室內,參與任何有益於身心的活動,或多或少都會有幫助。

學生在學校里運動。(海峽時報)

此外,新加坡學府也讓學生參與體育課、並定期舉辦體育相關的活動的比賽等。

有醫生就建議,校方也可讓學生有更多運動的機會,包括讓所有學生都能選擇與運動相關的課外活動,或在上課時適當地給予休息時段,能讓學生站起來活動一下。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550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684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4617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3249次閱讀
24萬富豪集體湧入新加坡!他們為何對獅城情有獨鍾?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3078次閱讀
震驚!這個沒有資源的"小紅點"憑什麼成功?副總理王瑞傑首次公開6大治國狠招
2025年05月01日   •   2907次閱讀
💰 Netflix新加坡再次調漲訂閱費!新加坡人每月要在這7個流媒體平台花多少錢?🔎
2025年05月03日   •   290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