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林孝諄也是國會中非正式反對黨領袖。他告訴國會,自己認為李光耀資政和李顯龍副總理沒有必要把他們購買公寓所得到的折扣轉交給政府或捐作慈善用途,因為這麼做會引起更多的猜疑。他也覺得,不需要在國會中辯論有關問題。在他發言時,李光耀與他有好幾回合一來一往的如下交鋒——
李光耀站起來問他說,自己和李顯龍副總理在購買房地產時有沒有出現不妥當的做法,林孝諄回答說:「你得到的折扣是妥當的。」
李光耀問:「是妥當的嗎?」
林孝諄答:「是妥當的。」
李光耀再問:「是妥當的嗎?」
林孝諄再答:「是妥當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我認為你不必把購買公寓得到的折扣轉交給政府或決定捐作慈善用途。」
……
李光耀問:「如果設立聽證會,你會在聽證會上作證,即身為執業律師,你,林孝諄,清楚知道這是房地產發展商正常的慣例做法?」
林孝諄回答說:「絕對會。
李光耀再肯定地問他:「你會在聽證會上作證?」
林孝諄答:「絕對會。」
李光耀說:「謝謝。沒有其他問題。」
總結與展望
吳作棟向國會表示,對於這麼一件在外人看來會給他帶來尷尬的事情,政府的做法卻是將它放到國會中進行公開辯論,這不能不說是新加坡政治的一個特色。雖然一些人認為將這件事情拿到國會中進行辯論沒有必要,但是,議員們認為,這場辯論的重點已經不是針對李光耀和李顯龍購買房子的事情本身,而是要向世人顯示,新加坡是否已經建立清明、廉潔、透明的反對特權的制度。
應該承認,新加坡國會辯論回應重大質疑的上述做法,取得了預定的效果。例如,反對黨在第二年進行的大選中,沒有再將購房之事作為攻擊執政黨的一個話題。筆者熟識的一位新加坡朋友,正是見聞了李光耀父子購房風波的國會辯論,從而加強了他對新加坡的好感,進而移民新加坡並成為該國公民。需要說明的是,有關李氏父子購房風波的上述文字,是筆者根據已有文獻力圖客觀呈現的結果。更為全面的評價,需要更為多元的視角;更具批判性的反思,也留待更有深度的學者。
新聞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