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巴剎魚販為了能早日開檔,昨天紛紛去檢測中心進行冠病檢測。
手停口停,新加坡被令關閉的不少巴剎魚販為了能提早開檔,前天紛紛去檢測換個安心。
《新明日報》報道,全島多個巴剎出現確診病例,當中有不少是在裕廊漁港取貨時受感染的魚販。
魚販被令暫停營業篩檢
新加坡衛生部和國家環境局前天發文告指出,為了防止病毒進一步傳播,在環境局管理的巴剎售賣鮮魚或海鮮的攤販從昨早起暫停營業。他們也須接受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並在家中自我隔離,直至檢測結果呈陰性。
受影響的攤販前天陸續收到衛生部規定須強制接受檢測的「健康風險警告」(Health Risk Warning, HRW)簡訊。希望儘快接受檢測的攤販,也可不必預約就到特定區域檢測中心受檢。
攤販也會獲得抗原快速檢測儀,他們須在接觸確診者最後已知日期的第7天自行檢測,並在第14天回返檢測中心接受另一次的PCR檢測。
售賣非海鮮類以及熟食的攤販及助理也須受檢,但衛生部和環境局指出,由於這些攤販不售賣生魚或海鮮,因此能在檢測行動進行的這幾天照常營業。他們會陸續收到有關檢測詳情的簡訊。
當侷促請所有攤販前去檢測,同時建議公眾儘可能在非繁忙時段前往巴剎或熟食中心,儘量避開人潮並遵守安全管理措施。
記者前天走訪裕廊東21街樹群中學舊校舍的檢測中心,不少魚販紛紛前去檢測。
在726西海岸濕巴剎賣魚的吳貴和(59歲)受訪時說,就被通知不能繼續營業且要進行檢測。「裕廊漁港出現感染群後,大家擔心魚貨供應受影響,所以前天賣得比過年還好,我比平時提早兩小時就賣完我的貨了。之後若真的沒法繼續營業、沒有貨或者貨起價,我可能就暫時先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