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生部向受影響的個人和家屬道歉,指出由於這幾個星期確診病例和密切接觸者激增,才導致接獲隔離令的民眾被送往政府隔離設施的時間延長。(聯合早報)
作者 鄭智浩
本地冠病疫情在KTV夜店和裕廊漁港感染群相繼暴發後,天天新增上百宗病例,導緻密切接觸者的人數一度成倍激增。
若加上其它零星小感染群的密切接觸者,衛生部一度應接不暇,因此出現了密切接觸者被延誤送往政府隔離設施的事件,以及與某些履行隔離令的民眾出現溝通不良的案例。
針對上述未盡善之處,衛生部(8月2日)答覆《海峽時報》詢問時向受影響的個人與家屬致歉。
「我們負責隔離運作的職員這段時間都很努力工作。衛生部也已經增加了資源與人力,來應對激增的工作量。」
不過當局並沒有進一步說明增加了多少資源與人力。衛生部補充說,那些發生爭議或延誤的情況已在上周末悉數解決,接下來情況將有所改善。

新加坡衛生部。(海峽時報)
衛生部也指出,自7月22日實施第二階段(高警戒)收緊防疫措施以後,密切接觸者人數已逐步減少。
隨著更多民眾已完成了兩劑疫苗接種,可選擇居家隔離,我國日後須送往隔離設施的人數將持續下滑,圍繞著隔離令的爭議預計也會得到改善。
目前在我國,接獲居家隔離令者,若不宜在家中隔離,也可申請到政府隔離設施履行隔離令。8月1日當天,我國約有1萬人正在家中履行隔離令。


民眾申訴無法順利履行隔離令
看到這裡,或許會有蟻粉感到疑惑,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讓衛生部不得不出面道歉?
事情的起源是《海峽時報》收集了好些讀者與網民的投訴後,向衛生部查詢。
其中一名讀者申訴說,她的母親在7月20日接獲隔離令後,本該送至政府隔離設施,卻一等再等,苦等多日後才被告知,可以居家隔離。
這名讀者還說,母親原本應該在7月31日結束隔離令,卻因等不到衛生部發出拭子檢測結果,只好繼續留在家中「隔離」。
她曾為此撥電詢問,結果負責發出隔離令的衛生部和策安保安機構(Certis)卻無人接聽電話。

衛生部委託策安保安機構(Certis)執行隔離令派發和監測隔離者的任務。(聯合早報)
《新明日報》則報道說,一名33歲幼教老師在接獲隔離令後,始終沒被當局安排至酒店,結果與家人共用廁所後,丈夫和兩名孩子都出現感冒症狀,讓她擔驚受怕。
「整整四五天了都沒消息,他們也沒為我的家人做檢測。確診同事到校的最後一天,我曾去帶過她班上的學生,因此我很怕我會攜帶病毒傳給我的家人。」
她透露說,曾致電去衛生部詢問,但被轉接了好幾次後就被掛斷電話。

一名幼教老師在接獲隔離令後無人安排她去酒店,她只能在家與丈夫孩子共用廁所,每用完廁所都消毒一次。(新明日報)
衛生部平均兩天內向密切接觸者發出隔離令
衛生部長王乙康前天以書面形式答覆工人黨議員蔡慶威(盛港集選區)的國會口頭詢問時指出,截至7月底,衛生部在接獲確診病例後,一般平均在兩天內,就會聯繫上與確診病例有過密切接觸者,向他們發出隔離令。

衛生部長王乙康。(GOV.SG)
在極少數的情況下,曾經出現過拖延了長達14天才向密切接觸者發出隔離令。這是因為那種情況下的追蹤過程特別困難,必須花很長時間才能找到密切接觸者。
王乙康也補充說,今年1月由於每天確診病例大幅減少,當局發出隔離令的間隔時間,曾一度平均減至一天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