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李光耀作為新加坡的開國元勛,影響了新加坡的一整代人。讓我們跟著南洋理工大學前校長來看看這位開國先賢吧!
一連好幾年,我每個月里都有機會與李光耀共進午餐,讓我倍感榮幸。用餐地點是在總統府李光耀辦公室旁的一個小房間裡。有時,林彬教授也會加入。這間餐室里有一張只能容納三個人就座的小桌子。桌子的一側擺放著筷籠,裡面插著幾雙筷子。李光耀使用的筷子上會放著一雙手套,專門保護他細長的手指。之後他會戴上手套,去切那鮮美多汁的水果。
午餐幾乎都非常簡便,兩片馬鈴薯片、一碗清湯、一碟主菜,碟中盛有一顆番茄,配上幾片綠葉蔬菜和一片薄肉,通常是雞肉。此外還有一杯中國茶。餐後會端上一籃水果,有菠蘿蜜、柚子、梨和橙子等。午餐就要足夠精簡,才會讓人在晚餐前倍感飢餓,這就是李光耀的午餐哲學。
用餐時間,我們大半都在探討各種課題。李光耀會提出問題,我們發表各自的看法,我相信他對於我們的看法有著濃厚的興趣。我們討論的話題範圍很廣,雖然知道我是南洋理工大學校長,但我們卻很少觸及教育問題,這多少有些出人意外。當然, 大部分話題都是關於新加坡,但那段時間李光耀經常出訪,因此他也會分享自己對出訪國家的看法。
我十分重視這些交談。對我而言,這些交談就是實實在在的全球問題和政治問題輔導課。李光耀遠見卓識,他的許多觀點至今依然適用。
我特別熱衷於聽他談新加坡的未來。他認為我們的需求很小。即使面對全球災難,只要所有人都努力工作,新加坡就會安然無事。令他擔心的是,比起努力工作,年輕一代可能更傾向於追求舒適。
他對於男性必須參加國民服役感到高興,這樣可以讓男人變得腳踏實地。
因為我來自大學,所以會就大學教育請教他一些問題,其中談到要根據經濟需要來制定大學招生計劃。他認為,以經濟需求來做規劃才是理想對策。
為人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成為大學畢業生。因此,無論學生修讀哪個專業,大學都應該給予學生良好的教育。教得好,學生成才之後才能更好地滿足國家需要。他說,這就是美國的經驗。

李光耀總理對南洋理工大學極為關切。
照片是1990年4月5日,李光耀總理身著白色夾克到訪南大。

陪同李光耀總理沿著南洋理工大學北翼教學樓一路前行。
在我擔任南大校長期間,經常與李總理共進午餐。
他對於政府角色的看法,也讓我很感興趣。他列出了三點, 分別加以闡述。首先是經濟。其次是軍事和安全,即我們需要強大的軍事力量來保護新加坡,抵禦外部壓力。這也是國民服役的根本所在。就內部安全而言,他認為種族和諧以及良好的基層措施是保障內部安全的最佳方式。第三是媒體,對政府政策要如實報道,正確解釋,與民眾溝通,這是李光耀所關切的問題。(當然,如今社交媒體上遍布不同來源的消息,要做到上面所述並不容易。)
作為招待午餐的主人家,與我所遇到的人相比他毫不遜色。一同用餐時,他也絕對不是那副令人生畏的公眾人物形象。儘管有時我確實說了些蠢話,但我從未見過他在午餐時發脾氣。總體而言,我覺得他就像同事一般,但智慧非凡。從他身上,我獲益匪淺。後來我們沒有一同用餐了,我甚是想念。
詹道存是新加坡州獎學金得主,於1964年畢業於馬來亞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後於1968 年獲得劍橋大學空氣動力學博士學位。他入職新加坡國立大學,後來升任南洋理工大學校長。
他創辦了三所大學,即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和新躍大學;曾擔任吉寶集團、新加坡大眾鋼鐵集團、大華銀行和新加坡報業集團等大公司的董事,並活躍於新加坡交響樂團和陳振傳基金會等非營利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