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又又又被人「看輕」了!
最近一段時間,網上時常會出現一種論調:外籍人才正在加速逃離新加坡,新加坡已經不再受到很多人的認可了......
在這些文章的論調里,似乎新加坡真的已經要被外國人拋棄了!

圖源:AFP
在很多人看來,新加坡似乎已經褪去了光環,變得不在那麼光鮮奪目。
從新加坡受到熱捧到風向轉變,似乎也不過只有一年的時間。外籍人才對新加坡的不看好,到底是為何?
外籍精英逃離新加坡
他們說:這裡不是我的天堂
日前,中國企業家雜誌撰寫一篇文章,引起了很多在新加坡生活的中國人,以及那些已經離開新加坡回國發展的人的關注。
在這篇名為《「下南洋退潮」:租不起房,吃不起飯,精英逃離新加坡》里,作者描繪出了一副「潮水」退去後新加坡已經不受中產精英青睞的形象,或許是想以此勸誡更多想要來新加坡的人三思而行。

文章作者採訪了一名來到新加坡工作6個月,目前已經確定要離開新加坡王鋒(化名),他下定決心離開的最終原因還是房租漲了足足2000新幣。
據王鋒描述,自己當初選擇來新加坡時非常仰慕這裡的環境,在Web3.0行業工作的他也對新加坡友好的政策相當滿意。
「在公司落實員工去新加坡的手續時,我是第一個報名的。」王鋒是這麼對文章作者說的。

原本年薪就有70萬人民幣的他,公司在他抵新後主動為他漲薪30%,讓他十分滿意。
因此,在來到新加坡後滿懷憧憬,並為此制定了一個五年計劃:在五年內將EP准證轉成PR永居身份,之後在新加坡買房和家人接來團聚,最終定居新加坡長期發展。

圖源:Todayonline
只不過,理想有多豐滿,現實就有多骨感。來到新加坡後,王鋒逐漸意識到,公司主動為漲的薪水,其實根本就不足以應付飛漲的物價和生活開支。房租、餐飲開銷一漲再漲,讓自己有些不堪重負。
讓王鋒「倍感絕望」的,還有移民新加坡的願望幾近破產的困境。這些年,新加坡EP准證的薪水門檻不斷調高,目前已經要5000新幣的月薪才夠。

而從今年9月開始,新加坡政府還會引入一個名為COMPASS的框架。
申請EP准證還將按照候選人的薪資、學歷、企業員工國籍多元化、本地員工數量四個維度進行打分,40分以上的候選人才有資格申請。
能不能保住EP准證對於王鋒來說都是兩說,更別提一直沒有公布遴選標準的PR申請了......王鋒對此實在是不敢多想。

在王鋒看來,想要接家人來新加坡並定居的想法已經基本瀕臨破滅。
因此,在今年年初,他的房東通知將房租從一個月5000新幣漲到7000新幣後,他就毫不猶豫地準備離開這裡了。
「各種不確定性讓我倍感壓抑。」王鋒對自己未來在新加坡的生活失去了信心。

圖源:TTG Asia
像王鋒這樣的人在新加坡似乎並不是少數。
一位同樣在Web3.0行業工作的海欣(化名),目前也有這麼個想法,和王鋒一樣,她也是有點受不了新加坡的高物價了。
對比北京上海的的物價,她說衣服、生活用品之類的商品,新加坡的標價都比國內貴了30%~50%。

圖源:Inside Retail Asia
至於房租,海欣所住的一室一廳單位月租5000新幣,加上中介手續費等等折算成人民幣差不多要近3萬,讓她直呼吃不消。
其他像是「150人民幣一碗的麻辣燙」、「路程10分鐘要價60人民幣的計程車費」,都讓海欣有些打退堂鼓。
一名旅居新加坡,一家三口都在這裡生活的中國人還對文章作者說,自己一家人一整年的開銷,就要近百萬人民幣以上!(他的孩子在國際學校讀書)

圖源:海峽時報
生活成本的全面上漲,已經讓一些外籍精英不堪重負。另一方面,很多外籍人士想要「逃離」,背後原因也有新加坡政策上的改變。
去年,加密貨幣交易平台FTX暴雷,約有24萬新加坡人損失了財產,占新加坡人口的4.2%,淡馬錫對FTX總計2.75億美元的投資也打了水漂,讓新加坡官方對這個行業的觀感和態度急轉直下。

圖源:南華早報
過去一個季度,新加坡政府高層、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多次在不同場合表示不再看好Web3,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更是直言,新加坡並不計劃成為加密貨幣活動的中心,對加密貨幣投機也不會再容忍。

圖源:CNBC
因此,未來在新加坡從事這些工作的外籍人士,將很大機率經歷一輪「寒冬」。
「新加坡不是中產的天堂,而是富豪的天堂。」經歷了種種變化後,王鋒無比感慨,但他正經歷的現實讓他不得不放棄新加坡。
當然,除了Web3以外,新加坡一些其他行業的發展也確實不如預期,這或許也打擊了一些外籍人士對於新加坡的信心。

圖源:Financial Times
新加坡面臨「內憂外患」
總理李顯龍都慌了?
對於新加坡來說,損失了Web3行業的機遇,可能在政府看來並不是什麼大事,但是,製造業前景不如人意更值得關注,最近就有媒體以相當聳動的標題,直指新加坡政面臨困境。

事實上,作為新加坡支柱產業之一的製造業,在過去一個季度的表現確實不太亮眼,只略微同比增長了0.1%,和上一季度2.1%的漲幅一比確實有些不夠看。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新加坡製造業增加值一直在穩步上升,其GDP占比幾乎從未低於20%,高時甚至超過25%。
而根據新加坡統計局2021年的數據,新加坡製造業的GDP占比為22%!誇張一點說,製造業就是新加坡經濟的晴雨表。

圖源:彭博社
不過,鑒於新加坡的內需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新加坡製造業幾乎完全是以外貿為驅動,而全球今年的經濟大環境都不太好,周邊國家和歐美各國需求不振,作為乙方的新加坡製造業不好過的日子,看起來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除了外患導致的新加坡製造業充滿挑戰以外,已經持續一年多之久的通貨膨脹,也給新加坡內部帶來了不小困難。

圖源:CNBC
通脹帶來的高物價,不僅讓外國人受不了,很多本地人也「哀聲連連」。
最近,就有這麼一位本地網友,在臉書上po投訴,稱自己在食閣內叫了這麼一點菜,最終就被收了15新幣,讓他感到匪夷所思。

圖源:FB@Lim Francis
早前,為了抑制通貨膨脹,新加坡金管局曾五次收緊貨幣政策,讓新幣升值減少其帶來的影響。
不過,就在4月中最新的一次貨幣政策檢討後,金管局宣布,將維持目前的貨幣政策,不再允許新加坡元進一步升值!
雖然金管局表示,新加坡的核心通脹率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前大幅放緩,但畢竟還有半年多的時間,會發生什麼沒人知道......

新加坡似乎正面臨著兩難的境地,不收緊金融吧,通脹很高,收緊金融吧,製造業叫苦不迭......
要在中間找到一個平衡,看起來新加坡政府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外國人在新加坡生活很痛苦
一切都是因為沒有PR?
說起來,今年年初開始,唱衰新加坡的聲音就一直頻繁出現在網絡上。不久前,一篇《新加坡已經不再適合中產》的文章,就吸引了很多人眼球。
即使在這裡落戶生活許多年,去年開始新加坡高漲的生活成本也讓很多人深有同感。

截圖經作者授權轉發
和朋友間一次溫情的聚餐,到最後讓人注意到的,卻是這餐飯的價格,想起來雖然有點弔詭,但又無比合情合理。

截圖經作者授權轉發
在新加坡生活,無論是吃飯還是住宿,對於一些外國人來說現在成了背著的重重枷鎖。稀爛的服務業,也讓很多人對新加坡心生不滿。
3月底,新加坡歐洲商會公布了一份調查報告,結果顯示,要是房租上漲的情況繼續,或許將會有70%的外企要遷移出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