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受資背後的新加坡精英教育 ·
前段時間,Tik Tok CEO周受資刷屏網絡,一夜爆火。
起因是3月底周受資出席了一場被美國政府針對的聽證會,聽證會就TikTok的數據安全和視頻內容進行抨擊。
面對議員長達5個多小時的「圍剿」,包括刁難性的連環拷問,這位年輕的CEO始終保持著彬彬有禮的紳士風度,整個人情緒非常穩定。
這不禁引發了大眾的的好奇:如此充滿人格魅力的周受資,何方來歷?

周受資,1983年生於新加坡一個普通的華裔家庭。
12歲高分考入新加坡排名第一的中學華僑中學。這所學校在新加坡頗負盛名,現在已經成為新加坡最頂尖的5所中學之一。
周受資大學在英國G5之一的倫敦大學學院UCL就讀經濟學,之後又在哈佛商學院進修MBA學位。

回顧他的求學之路,從競爭激烈的新加坡頂尖中學,到倫敦大學學院,再到全球哈佛商學院,他用27年的時間,逆轉人生,完成三級跳。
眾所周知,新加坡的教育體制被評為全球第一,既推崇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針,以致力於培育精英人才。周守資算是典型的精英教育下的產物,那麼在他背後的新加坡精英教育體繫到底「強」在哪裡呢?
1. 分流的教育體系
新加坡的教育模式在繼承了英國的教育體系的基礎上,又加入了自身獨有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僅在教學質量上精益求精,更在學生品格和價值觀上著力培養,由此發展出一套與眾不同的分流教育體系。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層層選拔式分流,讓優秀的學生更優秀,讓普通人找到更適合自己的道路。這一套教育體系吸取了東西方教育的精華,既有應試教育來夯實基礎知識,也有西方教育體制的靈活與彈性。

2. 世界名校超高錄取率
別看新加坡人口不到600萬,但卻是牛津劍橋哈佛等世界名校海外招生排名第二的國家。
這些世界top10的學校每年在新加坡錄取至少有1000-2000人,占比升學考試人數的10%,Top50大學的錄取率基本接近70%。
3. 新加坡政府先進的教育理念
新加坡政府堅持實行發掘每個人才能的教育,在社會發展的進程和遠景上有自己的規劃和遠見。
政府在教育政策上做好調整和建立起良好的教育機制,使每個國民都有條件接受良好教育。
政府一直強調,要把新加坡每所學校都打造成名校水準,實施形式多樣的公民教育,形成共同價值觀,這就是政府的發展理念。
李光耀曾說:「教育是確保下一代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元素。」對新加坡人來說,不論種族、宗教或語言,讓有天賦才能的年輕一代接受最好的教育,使他們的潛力得到充分發揮是新加坡政府和領導人以及每個家庭的期待。

政府在教育上每年都有大量的投入,需要幫助的家庭和孩子都會得到政府的補貼和資助。
凡是申請新加坡六所公立大學和五所理工學院的學生,只要符合校方要求,均可獲得政府助學金。
除了助學金,政府和一些企業也會為學生設立各種形式的獎學金,保證學生「有書讀」的同時「有錢拿」。
加之,新加坡政府在教育方面始終保持著大額的財政投入,2021年的教育類支出達到136億元。它每年都會拿出國民生產總值GDP的3%-4%經費投入教育事業。並且新加坡的失學率曾經達到驚人的0.1%,成為全球最低的國家。
4. 雙語教育的環境
作為一個雙語教學的國家,新加坡的官方用語是英語,在整個小學到中學的課程當中,學校的全部課程用英語授課,漢語會作為第二外語教學。

雙語政策是新加坡教育體系的基石。新加坡的目標是要從小培養孩子掌握語文技能和文化知識,擴大他們的視野,讓他們與區域和世界接軌,並把握國際發展趨勢所帶來的契機。
新加坡學校分類
在新加坡,中小學主要分為政府學校、國際學校和私立學校。
政府學校
新加坡政府學校由政府全額資助,教導的課程則由教育部制定。政府學校的發展和行政皆由新加坡(MOE)全權控制。
代表名校:• 南洋小學
• 道南小學
• 公教中學
國際學校
國際學校普遍採用IB課程,極大程度的汲取了世界許多國家的教改精華。他們推行師生的創造性理念,培養IB學生具有多元文化和多學科知識,特彆強調培養理想的具有國際意識及負責感的公民。
代表名校:• 德威國際學校
• 東陵信託國際學校
• UWC國際學校
私立學校
新加坡私立院校入學條件相對較寬鬆,學制較靈活,對於希望比同齡人更早拿到文憑,提早進入職場的同學比較有優勢。
代表名校:• 三育中小學
• 新加坡PSB學院新加坡楷博高等教育學院
• 新加坡楷博高等教育學院

總的來說,新加坡擁有非常完善的教育資源和教育體系,不愧被譽為亞洲「學習之國」。
不論你是來讀幼兒園、中小學、本科還是碩士,只要目標規劃清晰,都可以在這裡找到適合你的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