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研究:反覆觀看吃糖果沉浸式視頻 顯著降低慾望

南大生針對人們吃糖果的慾望進行研究。(圖:南洋理工大學)

研究:反覆觀看別人吃糖果沉浸式視頻可降低吃糖慾望
研究發現,反覆觀看別人吃糖果的沉浸式視頻,會顯著降低人們想吃糖果的慾望。這項由南洋理工大學展開的研究也發現,如果在觀看視頻時再加入氣味提示,吃糖的慾望會進一步降低。
研究發現,反覆觀看別人吃糖果的沉浸式視頻,會顯著降低人們想吃糖果的慾望。
這項由南洋理工大學展開的研究也發現,如果在觀看視頻時再加入氣味提示(scent cue),吃糖的慾望會進一步降低。
南大研究人員對317名年齡介於21和28歲、來自各族群的國人進行實驗後發現,那些觀看吃巧克力糖果視頻30次、總時長8分鐘的人,平均少吃三分之一或三顆糖果(32%-38%)。相比之下,那些看完把硬幣放入洗衣機30次的視頻的人,平均吃了10顆糖果。
研究也發現,如果在播放吃巧克力糖果的視頻時,也讓參與者聞到巧克力的味道,他們吃糖的慾望會進一步降低,從少吃3顆,變成少吃四顆。
研究人員認為,實驗結果顯示:反覆觀看視頻會讓參與者想像自己是在吃糖果,並認為或相信自己已經吃了糖果,從而減少對糖果的慾望。
領導這項研究的南大黃金輝傳播與信息學院助理教授李俊廷說,對糖果的慾望降低是由稱為「習慣化」的效應引起的。所謂「習慣化」效應是指人的生理和行為反應會在反覆模擬的情況下減緩。也就是說,產生「習慣化」效應的人,在看到相關食物時,想吃的慾望會降低。
李俊廷說,研究顯示,觀看這類沉浸式視頻加上氣味提示,可能可以輔助現有的提示療法或治療飲食失調症。此外,雖然這項研究不包括吃播視頻,但他認為,觀看吃播視頻或許也有助於降低食慾。
研究人員接下來將進行更多相關研究,比如:讓參與者每星期觀看視頻兩到三次,持續兩或四星期;把其他食物也加入實驗;以及加入其他感官元素,比如讓參與者可觸摸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