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其他亞洲國家,新加坡可能是有些「懶」了。在新加坡,平均每6戶家庭就有一戶會請女傭。「女傭」,可以說一直是新加坡的熱門話題,也是新加坡社會的一種獨特現象。在新加坡,女傭可不僅僅是家庭保姆那麼簡單。
從媽姐到女傭
在新加坡,女傭這個角色其實經歷過歷史的演變。在1930到1960年代,家裡有個女傭,那是有錢人家的專利,以新加坡有錢的本地人及外國人為主。那時的女傭,大多來自中國廣東,標準打扮是白褂黑褲、留著長辮子,稱為「媽姐」。

來源:tsjk.com
李光耀家裡就曾經有一位來自廣東順德的「媽姐」歐陽煥燕,今年已經99歲,曾在李光耀家裡打了40年工,不僅見證了李光耀的政治人生,也陪伴了李家三名子女的成長,和李家結下了深厚感情。

來源:nytimes.com
不過,隨著1960年代新加坡的獨立及快速發展,很多新加坡女性出去工作,對女傭的需求應運而生。
於是,新加坡政府在1970年代末出台了計劃,允許鄰國的女性來新加坡家庭做工,主要包括菲律賓、印尼和泰國這些東南亞國家。這就是現在新加坡女傭的起源,女傭的數量從開始時的只有5000人左右,到現在已經有二十幾萬人。

來源:qsj.com
與此同時,新加坡已婚女性的就業率,也從1970年的約15%,增長到現在的65%左右。
不過,和以前受全家尊重的媽姐相比,現在新加坡女傭的待遇有天壤之別。儘管住在僱主家裡,但很少有僱主會把她們當作自己家庭的一員。
新加坡關於女傭的奇葩規定
僱主女傭都要先上課
第一次聘請女傭的僱主,要上完「僱傭培訓課程」(EOP),學習如何當一名合格的僱主。
同時,在女傭抵達後的三個工作日,必須參加「適應本地生活課程」(如果女傭是第一次到新加坡工作)。

來源:tsjk.com
體檢不可少
在抵達新加坡14天內,順利通過由新加坡註冊醫生為她進行的體檢,並將體檢報告成交人力部以獲取工作準證。此後,僱主每六個月帶女傭進行一次體檢,否則人力部將撤銷她的工作準證。

來源:zealassociate.com
確保安全才能做工
僱主需要確保女傭的安全,給她明確指示,讓她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比方說如果家裡在一樓以上,女傭要擦窗,那麼僱主要確保窗戶安裝有鐵花,鐵花窗也必須上鎖。否則,女傭就不能擦窗。現場還必須有人監督女傭清洗。

來源:zhixin.com
如果女傭失蹤,僱主要盡力尋找,且必須通知警方,並在7天內取消工作準證,如果僱主沒有這麼做,那麼按櫃金將全部被沒收。
合同結束送機票回家
同到期,女傭踏上了回國的旅程,她的交通費也是僱主支付。

來源:tsjk.com
是否過於依賴女傭的社會爭議
2011年,一張國民服役人員讓女傭幫著背包的照片,在新加坡引起巨大爭議。人們諷刺新加坡人已經變得越來越脆弱、低能,只會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來源:yahoo.com
網友還製作了很多meme圖來打趣,有人表示,難道這位少爺要帶著女傭一起上戰場?批評男子太嬌生慣養,做法不恰當。


來源:dayer.com
新加坡國會國防和外交委員會副主席李玉雲說,軍人未執行任務時,讓女傭扛背包雖不違反軍紀,但有損軍人形象。
另有國會議員表示,新加坡許多家庭聘請女傭,結果太過倚賴,有些人從不掃地。他呼籲在軍中要學習獨立,畢竟女傭不會跟著去打仗。
請女傭是必需還是奢侈?
和以前的媽姐不同,現在新加坡人請女傭,主要目的是做家務。當然,因僱主家庭不同,女傭的任務還包括接送小孩上學、照顧老人、買菜做飯等等。
對於很多家庭來說,家裡有個女傭可以省去很多煩惱,而且又很便宜。就算每周請小時工做家務,一個月也要好幾百呢。而一個住家女傭能做的事就太多了,一天十幾個小時的幹活啊。

來源:helperplace.com
很多新加坡人要工作,又要照顧老人和孩子,女傭似乎是必不可少的。畢竟,新加坡的養老院嚴重不足,如果家裡沒有人照看老人,就不能安心在外工作。
不過也有新加坡人覺得,女傭不是必須的,尤其是如果家裡沒有老人和小孩的話。自己早點起床做早飯,或者乾脆一天三頓都在外面吃,對家裡衛生也別太在意,不用女傭也能搞定。
以上就是對新加坡女傭文化的介紹啦!
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呢?
*信息來源:聯合早報、紅螞蟻
